中醫養生三部曲——氣血充足、經絡暢通、臟腑平衡(增進健康)

2019-08-14     任蕊玲     反饋

五臟六腑絕對是人體的硬體。臟腑有陰陽之分,五臟屬裡,故為陰;六腑屬表,故為陽。

五臟是指心、肺、脾、肝、腎。五臟具有化生和貯藏精氣以及藏神,主志的功效。其生理作用雖然各不相同,五臟間的各種生理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保持其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它們的共同功能是受納腐熟水穀、傳化精微、排泄糟粕。

五臟六腑之間的各種生理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保持著人體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

通常情況下,即使發生疾病,機體本身也能充分應付。當然,不是所有疾病都是靠機體自行治癒,有些病還是要靠藥物、手術、心理等手段來治療。多數情況,外源性病因及藥物在疾病發生與治療的過程中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扮演主要角色的卻是人體自身。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體內正氣充足,邪氣就不會破壞體內的陰陽平衡。

臟腑之間具有互相支持的協同作戰能力,這樣可以使全身陰陽協調,維持整體的健康狀態。如肝主升發,它善於升發陽氣,宣散鬱滯,調暢氣機、通利氣血,所以能夠促進脾胃升降;而肝和肺的合作就更加重要了,因為肝屬木主升,肺屬金主降,他們的運作使得氣機有升有降,有升有降才達到了平衡。如果其中一個功能失調,那麼人體的氣機升降就會失去平衡,而且最後陰陽不調、氣血不周,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不能循環流通,全身就會生病。

臟腑協調能力決定了人體自我修復潛能的大小。從養生角度來看,協調臟腑是通過一系列養生手段和措施來實現的。怎樣來協調呢?一方面要強化臟腑的協同作用,增強機體新陳代謝的活力;另一方面還要「糾偏」,當臟腑間偶有失和,及時予以調整,以糾正其偏差。中醫稱之為「扶正固本」,就是重視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用各種手段去恢復、促進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這個所謂的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用現代觀念來理解,就是臟腑組織的細胞再生能力。有許多的病,如肝病、腎病、心髒病,其致病因素為​​多發性的、非特異性的、隱蔽性的。或查不出來,或雖查出來卻無特異性的治療。此時我們就可以應用各種手段去促進其自身的修復能力、恢復促進其細胞再生,通過這種途徑而使臟腑組織得以平衡,生理功能紊亂得以恢復。

五臟六腑都需要氣血的滋養,經絡的暢通,才能正常的工作;而充足的氣血則有賴於健康的五臟來提供。所以說健康的根本在氣血,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氣血充足、經絡疏通、臟腑平衡。

文章來源:羊奶驛站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