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獴長長的尾巴能在它們直立的時候提供一個類似三腳架的支撐,減緩腳趾的壓力。
狐獴是群居物種,在嚴酷的環境里,獨自流浪的狐獴幾無存活的可能。
它們有著高度的紀律性,無需指揮和練習就能做出整齊劃一的動作。
「右邊有情況!」

在這個小人國里,沿襲著人類最古老的母系氏族制度。
一個群體往往便是一個家族,由二十個左右的成員組成,首領是一隻成年雌性狐獴。
在這個家族裡,只有首領擁有繁殖後代的權利,而她的姐妹、女兒或者其他雌性狐獴,只能對她俯首稱臣,並放棄生育權。
「臣妾不敢…」

當然也有可能,一些不甘心的雌狐獴背地裡幽會外來經過的雄狐獴,一旦懷孕的話,首領狐獴便會毫不客氣地將其從家族裡驅逐出去,即便是自己養育成年的女兒。
因為她要保證整個家族集中精力養育自己新出生的寶寶。
狐獴沒有固定的生育時間,一般就是想生就生,生完又生,一次懷孕四個月,一年生個兩三回,一胎能有六七隻幼崽。
「外面的世界好怕怕」

這些寶寶是家族未來的希望,所以狐獴們會對剛出生的寶寶全力以赴的看護。
天真無邪的大眼寶寶

當狐獴全家外出覓食時,寶寶們還有專門的「保姆」看護。
即使從未生育,照顧寶寶的狐獴也可以分泌乳汁哺育小狐獴。
小狐獴滿月後才能出洞玩耍,兩個月後可以跟著大人外出覓食,並學習狩獵技巧。
緊張得疊起了「羅漢」

狐獴每天需要花費八個小時覓食。
由於沙漠白天的酷熱環境,狐獴的身體幾乎不儲存脂肪,以便最高效地散熱。
但過分苗條的身材也存在危險,甚至一頓不吃就有餓死的可能。
「我是不是太瘦了」

狐獴喜歡刨挖地面,尋找昆蟲和蟲卵作為美食。
黑粗尾蠍是非洲南部最毒的蠍子,一般動物不會去碰這種致命的傢伙。
狐獴卻對它的毒液有免疫性,被蟄後依舊能安然無恙,但蟄一下還是很痛的,所以狐獴一般會想辦法咬掉蠍子的尾巴,再嚼掉整個蠍子。
「兇猛的蠍子我也照吃不誤!」

狐獴兩厘米長的爪子堅硬鋒利,能快速挖出一個藏身的地洞,而它們的眼瞼如同雨刮器,在挖掘的過程里能避免沙子進入眼睛。
狐獴通常只在自家的附近覓食,如果要走遠,也會提前布置很多「防空洞」。
在大家都埋頭挖沙覓食的時候,總會有一隻狐獴站崗放哨。
「面帶微笑,站崗放哨」

天性的責任感能讓放哨的狐獴抵禦一切誘惑,曾有研究人員用它們最愛吃的食物調戲,儘管美食就在眼前,狐獴也不為所動。
「忙著呢,不吃!」

哨兵的責任可能是刻寫在了狐獴的基因里,族群里的每一隻狐獴都會扛起這項職責。
在覓食或休息的時候,狐獴們會時不時瞟一眼崗哨,如果沒有看見哨兵,會立刻有另一隻狐獴頂上去。
正是這樣萬無一失的放哨制度,狐獴們才可以放心地覓食或者,休息。
「好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