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有助於引導孩子「說」。當孩子感受到絕對的關注的時候,他會喜歡說,喜歡給爸爸媽媽講故事,可能會講得前不搭後,但是重點來了,就是一定要看著孩子,聽他說,時不時點點頭,附和著說原來是這樣啊,試想一下,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沒有人認真聽,是不是就沒有了講下去的慾望了,但是,如果有人認真地看著我們,聆聽我們,是不是就會講得更起勁了?親子閱讀讓孩子說,也讓父母學會聽。
第四、跟男孩說話,多一點動作輔助。
有研究指出:男性的交流更多是通過姿勢、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進行的,而不是通過語言。這個特徵在小男孩的身上同樣體現著。因為男孩在專注於自己的事的時候,真的會「聽不見」。他們的耳朵會閉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有事情需要得到孩子的回應時,我們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參與進去,溫和地跟他講話,讓他感覺到你,這時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可是爸爸媽媽們也要注意,如果你的兒子一直叫著你回頭看他,然後聽他說話,而你背著頭說聽到了,聽到了,但實際並沒有搭理,結果孩子發脾氣不講了,你卻歸咎於他脾氣大,對比上面我們說的,我們是不是也能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呢? 對於小傢伙,我們希望父母能蹲下來,看著他的臉,給予認真的回應。

請好好愛眼前的小男孩。養育一個好的男孩,就是給未來的孩子一個好爸爸,給未來一個女孩一個好老公。有溫度的教養,才能養出有溫度的男孩,而內心溫暖的男孩,將來才能更好地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