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了這些關,闖不過這些難,降服不了這些魔,積累不到足夠的福德智慧,你休想取得真經

2020-06-09     洪翠蝶     反饋

其實,有些造惡者之所以過得快樂,是由於前世善業的果報尚未窮盡,而今生所造的惡業尚未成熟,但是,當以後惡業成熟時,他們必定會感受苦果。大家一定要通達這些道理,否則很可能產生顛倒的想法,做出顛倒的事情。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各位讀者···

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啟發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掛礙。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佔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佔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修行就是在修我們這忍耐性,修這種種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適順意的境界有什麼可修?就是要在橫逆的環境去磨、去修,萬般事總要順別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後終會有好處,如果再分個我是他非,煩惱就惹上來了。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麼事情不順眼,就把耳朵關起來,眼睛閉起來,裝著沒聽到、沒看到,睜一眼、閉一眼,對人要和顏悅色,再怎麼說,

修行就是忍辱這兩個字。

誇我們的,讚美我們的,那都不是明師; 罵我們的,不管對與否,這才是真正明師。刺激我們的時候,就是在成就我們,當我們受到刺激時總會想:「這麼瞧不起我,我就做給你看。」拿出這個志氣來,成就已經在望。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

忍辱波羅蜜,不要說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覺自己在忍辱,或壓抑自己,這還有相,而是對境不覺得,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罵你打你或做出對不起你的事時,你不覺得人家在罵你打你,而是在給你消業,因為多生多世以前你也這樣子對別人,現在因緣成熟,你造什麼業,就會了什麼業,你今生所遭遇的這個果報要勇於接受,釋迦本師在金剛經上給我們做了個榜樣在前面呀!

參考來源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