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春玉的媽媽生了兩個兒子,她是最小的孩子。當初為了供2個哥哥讀書,媽媽起早貪黑,拚命掙錢,她節假日也要跟著媽媽去打零工。
大哥才工作2年,還沒有多少積蓄。當初他娶媳婦的時候,她辛苦攢了一年的工資,還有媽媽兼職2份工作才掙得的工資,才勉強湊夠了彩禮的錢,讓大哥順利娶了親。
二哥要結婚,雖然女方很體貼地說不要彩禮,但是房子還是要準備。媽媽只好跟親友借錢,她和媽媽辛苦工作了3年,才把借親友的錢都還清。
兩個哥哥結婚後,陸續有了孩子,媽媽帶大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媽媽操勞了一輩子,晚年也還要為兒子和孫輩的事情操心。
春玉心疼媽媽的付出,感覺到養育男孩實在是壓力太大,她實在不想步媽媽的後塵。
當春玉知道自己懷孕後,心情是喜憂參半的。第一次當母親,她滿心喜悅,但是也會忍不住焦慮。沒想到,她生了一個女兒,3年後,她再次懷孕,這次也是生的女兒。
有兩個女兒,春玉很滿足,女兒貼心。「養女兒沒壓力,老了還有女婿給自己養老」,不僅是春玉,還有很多老人,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養女兒滿足了做母親的願望,經濟壓力也比養男孩小,不需要擔心彩禮,房子和車子的事情。看似美好,事實真的如此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1.女兒有自己的小家,難照應老人
佟大爺年近40歲,妻子才生下一個女兒,他特別的高興,從小把女兒帶在身邊,不捨得她受一點的委屈,對於女兒的也有求必應。
女兒喜歡讀書,佟大爺靠著打零工,一路把女兒從小學送到了上大學。女兒畢業後,留在當地教書,他想女兒了,千里迢迢坐著火車,還有家裡的土特產,去看望遠方的女兒。
佟大爺擔心女兒過得不好,臨走前還給她留了錢。然而,女兒戀愛後,卻執意要遠嫁,佟大爺只好依她。
佟大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妻子早逝,但是女兒卻在遙遠的他鄉。一年回來看他一次,已經是女兒極力爭取的結果。
有一次,他生病住院,開始想瞞著女兒,但是後來親友不小心說出了實情,女兒哭著坐飛機過來看他。因為還要管孩子和工作,一周之後,女兒不得不離開他。
雖然女兒也很孝順,但是敗給了現實,她有孩子要帶,有工作要做,還有小家庭要經營。她離父親太遠,無法經常來照顧他。
養育女兒很省心,而且女孩會關心父母,幫父母做家務,也沒有男孩子的調皮,讓父母很安慰。然而,當女兒長大,遠嫁他方,父母不僅僅是要承受,女兒不在身邊的落寞,還要面對生病後,女兒無法照應的悲涼。

2. 女婿要贍養自己的父母
女兒要贍養父母,但是對於女婿來說,沒有贍養女方父母的義務,而且女婿也有自己的父母要贍養。
女婿要先顧及自己的父母,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好,才會考慮丈母娘的需求。然而,事實上,很多夫妻結婚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等等的壓力,很難有多餘的精力,去照應到女方的父母。
雖然女方婚後也很想照顧父母,但是很多情況下,都是跟男方父母一起住,很少有女方父母跟女婿共同生活。很多時候,女方的父母,在女兒婚後,還是留在原來的地方生活。
3.丈母娘和女婿相處矛盾多
何大媽的女兒,大學畢業後就結婚了,女婿是外地人,女兒不想去外地。在何大媽的資助下,兩人在當地買了房子,一年後,女兒生了一個男孩。
為了減輕小兩口的壓力,何大媽主動去幫女兒帶孩子。孩子從一歲帶到六歲,孩子的吃喝拉撒,不用他們管,都是她一手搞定,孩子也養得白白胖胖。她在家務上也是一把好手,里外都整理得很整潔。
最初何大媽幫忙照看孩子,女婿對她態度很好。
後來等孩子大了,何大媽需要被照顧了,在女兒家養老,時間長了,女婿卻越來越不耐煩。他不但經常挑事,指責何大媽的不對,而且還各種暗示讓她搬走。女兒護著她,跟老公總是吵架。
她住院也是女兒守著,住了8天,女婿一次都沒有來看過她。何大媽後來乾脆回了老家,她跟鄰居哭訴,」經濟上和生活上,我都儘量照應他們,卻換不來女婿的感激。臨老,還要被女婿嫌棄,真的是太失望。可是我不能讓閨女為難,女婿不是兒子,養老指望不上啊!」

只有女兒的家庭,老人晚年要如何養老?
1. 在女兒家養老
如果女婿的父母沒有跟他們一起住,而且老人跟女婿也相處融洽,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以後讓女婿給老人養老,這是最好的結果。
2. 多存錢,在養老院養老
如果老人的女兒嫁得比較遠,女兒沒有辦法顧及到老人。老人在年輕時,需要慢慢存錢,為晚年的經濟和生活開支做準備,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有社保是一個經濟上的保障,看病也能有不少優惠,可以減輕不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