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一直努力奮鬥。
不僅是為社會做貢獻,也是希望自己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希望等自己老了,能老有所靠,過得安穩一點。
但有些人拼盡了全力,待到退休的時候晚年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有一位63歲退休的母親,訴說了她現在的生活狀態。
周女士自述:
我今年63歲,一直有著體面的工作,現在退休了,也有著每月7800元穩定退休工資,兒女雙全,也都有穩定工作,外面都覺得我是無比幸福,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
可光鮮的外表下面,究竟過的什麼日子,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的女兒在一個企業做財務,嫁了一個不務正業的老公。
整天遊手好閒說是考察專案,一年到頭,只看著他考察專案,從來沒看到他做出過什麼事情。
家裡所有的生活開支都全靠女兒那點工資,女兒每天加班,扛起整個家的負擔,每次看到女兒憔悴的臉,我就不忍心,會給她補貼,日子久了成了習慣,後來索性每個月給她3000。給女兒每個月3000,不久兒子就知道了。
兒子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兒媳婦是自己開服裝店。
然後兒子隔三差五跟我說他媳婦進貨沒錢了,到我這裡挪一下。挪著挪著,就不給我了。
後來兒子跟我說:媽,其實我知道你退休以來,每個月給姐姐3000塊錢。
我是你兒子啊,你每個月是不是該給我4000塊錢?
憑什麼給你4000塊錢呢?
因為他是女兒,我是兒子,我一直陪著你呀,當然要多一些。
自從孩子父親病逝之後,10年了,我一直跟兒子住。
雖然是分開過,但畢竟和兒子一個屋簷下,聽兒子這麼一說,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於是我每個月給兒子4000。
這樣下來我自己只有800塊錢一個月了。
一個月下來,兒子和女兒的一家三口,還會來我這蹭兩頓飯。
現在肉又這麼貴,還有人情以及瑣碎開支,我只有平常節省一點,等到他們來吃飯的時候才去買點肉,讓孩子們都吃得開心一點,自己平常就天天吃素。

可我這麼窘迫的過日子,我想我不說,外人從來都不知道。
包括我的那個兒子和女兒,在他們眼裡好像他們的老女母親永遠藏著一個金庫。
覺得我每個月有7800夠我花的了,也覺得我以前肯定存了不少錢。
可為他們讀書、買房、結婚,所有的開支,都是我和孩子父親兩個人的工資,加上孩子父親生病,早已經把所有的積蓄用完了。
可這些,在孩子們眼裡永遠是看不到的。
但我也是一個好強的人,我一直不希望孩子們看到我的難處,為了補貼家用,我偷偷跑到外面去撿廢品。
有一次在一個酒店門口的垃圾桶裡,我看到好幾個廢瓶和兩個紙盒,當時天氣很熱,垃圾桶散發的氣味非常臭。
紙盒裡面粘滿了垃圾,我就想把它抖乾淨。
沒想到這氣味散發出來更大,正好旁邊一輛寶馬車停在那裡。
幾個時髦的女人過來開車,一邊捂著鼻子一邊罵我:這死老太婆,太不自重了,這麼熱的天在這飯店前面翻什麼翻呢?
弄得這麼臭氣沖天,別弄壞了我們的車。
我抬頭一看,我的兒媳婦在中間,那輛寶馬車也是兒媳婦的。
兒媳婦冷冷的看著我,硬是裝作不認識。
還幫著那幾個女人起鬨說:也真是的,怎麼有這樣的老太婆。
因為看到是兒媳婦在那裡,我當時一句話都沒有說。
心裡在想:是啊,怎麼有這樣的老太婆?
明明有7800塊錢一個月的工資,為什麼還要出來撿垃圾?
為什麼一個月才能吃上兩頓肉?
那天回到家裡,我對著死去的老公,整整哭了一個晚上。
想想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為了兒子和女兒拼盡了全力。
他們開著寶馬,吃著大餐。
而我為什麼只能一個月吃兩頓肉?

結語:
自古作為母親,都是護犢情深,但很多時候母親即便奉獻了整個生命,對於孩子他們來說,也永遠不夠。
因為在母親無私奉獻與呵護下成長的孩子,很多時候。對於母親的奉獻成為了一種習慣,從而對於母親的付出也是視而不見。也許這些孩子他們本身不是有意啃老。
但父母過分的呵護,卻培養了孩子被動的啃老。
所以為人父母,對於孩子的付出,除了量力而行更要適可而止。
凡事,物極必反,親情也一樣。
同樣為人子女,父母把嗷嗷待哺的我們養大,一路走來,都是無私奉獻和付出。但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
我們不要把父母的付出當做習慣,更不要當做理所當然。
相反,為人子女要懂得感恩,要懂得體諒父母的不易。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要好好的陪父母養老,這才是為人子女該有的態度。
今日話題:如果你退休了,會把退休金給孩子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