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不怕老,就怕老糊塗。一般老了糊塗的人,年輕的時候也明白不到哪裡去,所謂有因必有果,很多老人之所以晚景淒涼,也不能完全歸結於兒女不孝順,父母慈子女孝,先找一下自身的原因。
分享人:刁靜芝 女 70歲
01、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認為兒子沿襲香火,頂門定居,女兒最終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的思想根深蒂固,大多數都重男輕女,只不過有的輕,有的重,我也不例外。
說起來,去世的老伴這種偏袒思想比我還嚴重,我是小事小情上過得去,大是大非上就不含糊了。
我一兒一女,按理說都是 我十月懷胎苦,從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哪個都心疼,疼歸疼,涉及到利益的時候,兒子自然而然的就在我心裡占了上風。

孩子們小的時候,家裡不富裕,老伴的腿又意外摔斷,家底本來就薄,看病全掏空了,落下殘疾,幹不了重體力活。
我也是體弱多病,家裡無力支撐兩個孩子上學。按理說,兒子是哥哥,學習又沒有女兒成績好,但是,我和老伴還是一路 供他讀完了大學,女兒放棄了讀大學的想法,上了個中專,就找了工作貼補家用了。
女兒是個性子很好的人,雖然心有不甘,但是,還是懂事的服從了我們的決定,過早的幫我們承擔起生活的重任。
我也想苦點累點,別把自己孩子前程耽誤了,但是老伴說:「一個女娃子念那麼多書幹嘛?念書念的心氣高了,婆家都不好找,再說了,花娘家的錢,到時候賺錢給婆家,差不多就得了。」
我不想給自己找什麼藉口推卸責任,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有時候覺得愧對女兒,但是這種想法很快就淡去了。從這時候開始,兩個孩子的人生就已經截然不同了。

02、
兒子結婚了,兒媳婦家提的要求,我們一一滿足,房,車,彩禮,排場,不但女兒把上班攢下來的錢都貼補進來了,我們還借了債,女兒結婚前,一直幫我們償還,每個月自己僅留點零花錢。
債還完了,女兒也要出嫁了,女兒為家裡付出了這麼多年,當父母的應該讓她體體面面出嫁,風風光光去婆家,可是, 老頭子要了一筆彩禮,陪嫁也是當地最低的水準
我想著把女兒的陪嫁在讓她帶回去,以後日子不用過的那麼緊巴,被老伴拒絕了,我也沒堅持,只是暗中給女兒塞了點錢,算是當媽的一點愧疚吧。回頭,老伴就拿著女兒的彩禮錢,貼補給兒子了。
把孫子,孫女看大,在我這裡白吃白住,一切花費都是我們出,兒子媳婦不拿一分錢;女兒的婆婆早逝,沒人幫她照顧孩子,外孫來住的時候,
老伴不但要女兒出生活費,而且孫子,外孫兩種待遇,厚此薄彼,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心裡也是很失落的。

雖然心裡還是偏疼孫子,吃喝用度上我儘量做到平等,不讓外孫心理落差太大。老伴病逝後,在兒子家住了一段,受盡媳婦的白眼和擠兌,和女兒嘮叨後,她毫不遲疑的把我接到了家裡,和她們一起生活。
我不得不承認,越是偏愛的那個孩子,越不孝順,有持無恐,不懂感恩,生性涼薄。越是被忽略的孩子,越念顧複之恩,敬老尊賢。
女兒女婿對我孝順體貼,適合老年人吃的零食,換著花樣給我買,一年四季的衣服,到了換季的時候,缺啥少啥不用我說就買回來了,
我牙齒和腸胃不好,飲食上照顧我的口味,以我為主,週末的時候,害怕我悶,經常開車帶我出去轉。
在兒子家,像個老媽子一樣幹所有的家務活,被挑三揀四不落好不說,還被嫌棄。
在女兒家,只要女兒在家啥都不用我幹,她去上班的時候也囑咐我,有什麼活她下班做
我身體不好,讓我別憋在家裡,在社區健身設備上去鍛煉一下。在女兒家一住就是15年,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

03、
去年,老房子所在的區域拆遷,補償了一筆拆遷款和兩套房子。我 一下子從一個窮巴巴的老太太變成了一個有錢的老太婆。
過了一輩子的緊巴日子,穿不出,吃不下,玩不動的時候,日子好過了。要說錢的魅力真大,好久不登門的兒子媳婦來接我了,說我在女兒家住了這麼久,應該膩了,讓我換個環境,
他們對我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吃的喝的用的應有盡有,兒媳婦對著我臉笑的像朵花似的,我真是無所適從,受寵若驚。
這難道不應該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嗎?孝老敬老,婆媳和睦,生活溫馨,可是,沒有錢支撐,一切都會得而復失。一個月後,兒子媳婦開口了,他們的意思,我年紀大了,
應該考慮一下身後事了,當然了,這不是盼著我不好,他們希望我長命百歲,但是,畢竟生命無常,別到時候措手不及。雖然我心裡不舒服,可確實是這麼個道理。我是應該做好安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