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論這位在仇女網站貼文的「原 PO」、截圖翻譯的中國大陸網友,各自的動機和用意為何。我認為比這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外國人看臺灣」的問題。
這幾天,各家媒體報導的一篇文章(見〈〉),在網路上引起不小的反應與爭議。
這篇「文章」,其實來自中國大陸「新浪微博」上的貼文──裡頭用了 6 張網路截圖,「轉譯」某南韓網友來台旅遊後,發表在韓國網路論壇上的評論。
而其中一些比較負面的批評,讓不少台灣網友看了十分不滿,例如「台灣建築物像印度孟買一樣陰沉、陳舊且落後,特別是掛在外面晾的衣服,給人一種『不折不扣的貧民村』的感覺」;「聽說台灣女生很漂亮,但親自去看一看,其實沒多少漂亮的」;「台灣到處都是韓國音樂,(這是)因為台灣自身文化資源貧乏的關係」;「被稱作『臺北明洞』的西門町風景不如韓國明洞」⋯⋯等。但該評論也有比較正面的部分,例如稱讚台灣食物好吃、台灣機場職員對韓國遊客十分親切等等。
一篇「個人觀察」,再次引發「台韓比較」網路論戰
可以想見,上述種種「韓國人對台灣的批評」,自然容易引發兩極爭議。
引述幾位台灣網友回應,有人對「臺北市容不好看」表示認同、也有人反擊「首爾的街道垃圾才多」;「台灣漂亮女生的比例比較高,韓國還不是都靠整形化妝」⋯⋯等。至於原(微博)貼文底下,自有中國網友趁機嘲笑一下臺灣人;卻也有人大酸「韓國人是不是覺得自己文化很牛啊?我看到韓流相關的任何東西都噁心的想吐,誰給他們的自信啊?」
這篇文章也很快被轉載到臉書上的台韓交流社團。 當中一位南韓女版友的澄清,格外吸引我注目:「大部分的韓國人都是喜歡台灣的,請大家不要聽信這個人(指被截圖翻譯的韓國網友)的評論。」
她更提到,截圖出處是來自一個南韓知名的仇女網站 ,(我試過似乎有鎖台灣 ip打不開網頁)。根據描述,這個網站是「極右派」的社群網站,以歧視韓國女性、歧視外勞、歧視韓國某些地區、批評攻擊及惡意抹黑左派人士、貶低世越號事件⋯⋯等爭議而聞名,之前也有網友整理過,。

圖/Unsplash
姑且不論這位在仇女網站貼文的「原 PO」、截圖翻譯的中國大陸網友,各自的動機和用意為何。 我認為比這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外國人看臺灣」的問題:尤其按照以往經驗,只要牽涉到台韓之間的「個人觀感」比較,總會激起兩邊民眾的民族自尊心,甚至許多越演越烈的爭論。
但事實上,無論是高度正面(例如「超愛台灣的韓國人」)或負面(如「臺北落後首爾一大截」)的評價,往往都只代表「個人意見、個人觀察」而已,實在沒有必要無限上綱到「整個民族」。 同時在很多時候,台韓之間有的只是「差異」、並非「優劣」,我們不妨以平常心視之,並截長補短,讓台灣能更為進步就好。
因此,以下針對這篇爭議貼文,也來發表我長期往來台韓兩地後的一些「個人觀察」,並歡迎大家理性討論:
台女 vs. 韓女,外貌、打扮「誰輸誰贏」?
首先就台灣網友最有意見的這一點來討論:我個人認為, 相較韓國,台灣對「外在美」的標準是較為多元的──瓜子臉、圓臉、單眼皮、雙眼皮⋯⋯我們認為「好看、美麗」的長相,比較沒有絕對標準。以台灣知名女星來舉例,林志玲、林依晨、侯佩岑、謝盈萱⋯⋯各有不同的美。
至於韓國社會對女性「美」的標準,相較之下則十分雷同:不外乎是雙眼皮、大眼睛、瓜子臉等。這一點從南韓女明星、女主播、還有被笑稱「複製人大賽」的選美佳麗,都可看出來。
換言之,這位韓國網友說的:「聽說台灣女生很漂亮,但親自去看一看,其實沒多少漂亮的」這句話背後反映的,是不是自己對「漂亮」的想法太過單一呢?
反過來說,有不少台灣網友強烈回擊:「韓國女生『漂亮』還不都是因為整型!」「不整形根本醜到無法見人!」等,個人也不認同。我在首爾旅居期間,經常在地鐵上偷看路人,發現其實絕大多數的韓國女生都沒有「整型臉」──這些路人當然不若韓劇裡的女星一樣「美若天仙」;但她們普遍膚質很好,加上大多有上淡妝的習慣,整體看起來也是十分清秀、舒服乾淨的。
首爾女生,比臺北女生「時尚」嗎?
再來提到台韓女生的穿著打扮「時尚度」:韓國的流行指標,一個是當紅韓劇,一個是韓流明星──過往許多韓國媒體都會守在機場,特別拍攝韓星的「機場時尚」,當天明星出入境的穿搭為何每每成為話題,甚至同款衣服會立刻銷售一空。
但有些裝扮仔細一看,不就是帽T加牛仔褲?有什麼特別的嗎?── 當然,這跟「穿的人是誰」有關,套一句哈韓迷熟知的流行語:「時尚的完成度在臉」,今天穿的人若是,怎樣都很「時尚」。

圖/Unsplash
至於韓劇裡的主角穿搭元素,通常也是眾人模仿的對象,近幾年一些劇裡的豪門,穿的提的都是名牌貨,一般人要仿效必須口袋夠深──但不用擔心,過沒多久地下街就會出現類似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