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不想上班的時候,你是否也要考慮考慮其他的人呢?好好看看吧。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現在最焦慮的問題是什麼?底下呼聲最高的答案竟然是: 不想工作怎麼破?
現代的成年人,越來越喜歡把「不想上班」、「想辭職」等話掛在嘴邊,仿佛就像是問「你今早吃了什麼」一樣稀鬆平常。
其實,如果你只是一時的抱怨、疲倦,想尋求他人安慰,是可以理解的。
但假如有一天,你真的不想工作了,不妨去這四個地方看一看。

01醫院
說到醫院,很多人腦海中,都浮現出熙攘的人群夾雜著刺鼻藥水的冰冷畫面。
只有真正患過重病的人才懂得, 醫院的牆承載了多少禱告,同時就見證了多少心酸。
身為醫生的父親,曾在飯桌上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天夜裡,門診來了一對穿著樸素,相互攙扶的夫婦來看病,男子面色蒼白,目測大概五十多歲。
檢查結果是胃癌早期,醫生跟他們說:「還好發現的及時,現在立刻住院動手術,治癒率還是很高的。」
男子問:「大概多少錢?」
醫生說:「你先準備5萬吧。」
男子愣住了,許久,才艱難地對醫生說:「醫生,您先給我開點藥吧,我回家自己養養。」
旁邊的妻子忍不住蹲下身,放聲大哭,聲音裡都是絕望。後來,他們開了點藥就走了,再也沒有出現在醫院裡......
想必結局也是聞者傷心。現實,就是這麼冰冷和殘酷。 除了生離死別,醫院裡更是上映著一幕幕命運與金錢的無情較量。
如果你不想工作了,去醫院走一走,去ICU門口轉一轉,你會看到疾病是怎樣快速榨幹一個普通家庭的全部積蓄;
你會看到那些因沒錢放棄治療的病人,眼裡是怎樣的無助與絕望。
工作再苦再累,卻能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而金錢就是你拿來抵禦未知風險,與這個命運無常的世界戰鬥的一把利刃。

02淩晨4點的街頭
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見過淩晨4點的城市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淩晨4點,在幾乎所有人都陷入沉睡之時,有些人卻要為了生計開始忙碌奔走......
淩晨4點的街頭,呈現的是一個與白天截然不同的世界。
3:30,貨車司機已經裝好貨,馬不停蹄的開始一段新的漫長行程;
4:00,賣早點的婆婆推著餐車,穿過刺骨的寒風走出狹窄的胡同;
4:30,滿臉倦容的醫生剛剛完成一台連續12小時的手術,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大門;
5:00,喚醒城市的環衛工人開始走上蕭瑟的街頭......
當你真正見過淩晨4點的街頭,你就會明白,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黑夜的降臨懈怠和熄火。
你會明白, 成年人的生活裡從來就沒有「容易」這兩個字,但是為了生活,總有人竭盡全力,負重前行。
與此相比,我們能坐在溫暖明亮,窗明幾淨的辦公室裡,做著一份體面而踏實的工作,簡直就是莫大的幸福。
川端康成曾寫道:「淩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哪怕生活再苦再累,這世間總會有一道微光,留給所有不曾放棄的人。

03機場
張雪峰曾經在演講中說過一段話: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 汽車客運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
我覺得對於不想工作的人來說,這些地方同樣適用。先去趟機場,看看周圍西裝革履來往匆匆的行人,看看他們臉上從容自信的笑容;
再去趟火車站,看看背著大包小裹的人群一窩蜂的湧入逼仄狹小的車廂,還要在燥熱嘈雜的環境下、伴隨著各種不明氣味度過漫長的時光......
想一想未來的自己,希望選擇哪種出行方式。誠然,我們大部分的人生來平凡,沒坐過飛機,沒吃過牛排的人比比皆是。
平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經歷過奮鬥便甘於平庸,最後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我們有幸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就是為了體驗各種美好事物嗎?
品嘗沒吃過的美食,走沒走過的路,看沒看過的美景,享受經濟自由帶來的美好感受,這才是人生的終極意義啊。
都說 世界那麼大,可是你不努力奮鬥,拿什麼去看看?我們常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話不假。
可是 讀書往往只是獲得一條走向成功的捷徑,而真正的較量,要從步入社會那刻開始。
同樣是上班,有些人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件事,下班後也不忘充實自己;有些人卻每天無所事事地混日子。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追逐,有些人在途中就停止了前進,有些人即使磕磕碰碰滿身傷痕仍然匍匐前行。
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果你不甘於平凡,如果你想扭轉你的人生,如果你想跨過山和大海,
看更大的世界,那麼你 唯一的途徑就是努力工作。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你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