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不生氣,你就贏了」,真正的修養,是「沉默」

2020-09-12     曹強育     反饋

臺灣作家李敖,曾經講到他的老師殷海光。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1/20411230.avif

有一次,殷海光正在家裡吃飯,

忽然想到某個政敵的種種行徑,

不由得怒火萬丈,氣得連飯都吃不下。

殷海光是自由鬥士,

見到不平事,就氣不打一處來,

後來不幸得胃癌去世了。

誘發胃癌的原因很多,心情鬱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殷海光只活到49歲,

而使他天天生氣的政敵,卻活到了89歲。

殷海光沒有打倒敵人,

先把自己打倒了,他輸了,輸在生氣。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1/20411231.avif

李敖從中得到的教訓是:

「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不生氣,

我跟你逗著玩,我贏你,活過你。

現在我成功了,我贏了!」

不過李敖「不生氣」的境界

顯然比不上他的宿敵餘光中。

號稱不生氣的他,

常常在各種場合痛駡曾經的朋友余光中,

蔣經國死了之後,

餘光中為他寫了一首詩《送別》。

李敖罵餘光中「馬屁詩人」,

還給餘光中的這首詩做了「補充」:

「悲哀的馬屁,臭臭的馬屁,為你而拍,

悲哀的新詩,無恥的新詩,為你而寫,

親愛的朋友,辛苦的領袖,慢慢地走,

快了我跟不上,因為我是你的狗。」

有人就去問餘光中:

李敖天天找你吵,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他卻回答:

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

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你看,不僅不生氣,還能幽默對待。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1/20411232.avif

面對別人的指責,不要輕易動怒,

這既是做人的修養,也是高明的處世智慧。

佛陀在世的時候,外出傳揚佛法時,

常常被別人侮辱謾駡。

每當此時,佛陀從不生氣,總是默然不語。

直到對方罵完,他才心平氣和地問道:

你送禮物給別人,如果別人不接受,那該怎麼辦?

對方答道:既然人家不要,我當然要拿回來。

佛陀說:

同樣的道理,現在你對我惡語相向,

但我也不接受你的惡意,

剛才你說的這些惡毒的話,

自然都要拿回去,

不等於是罵了你自己嗎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1/20411233.avif

生活中,

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

總會有人對你指手畫腳。

學會不在意,約束好自己,

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走的路走好,

你就沒空生氣了!

把用來生氣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

充實自己的事,強大自己的事,

回頭再看,都是小事!

1、經常自己找氣生的人,即小心眼;

2、經常受別人氣的人,叫傭人;

3、經常自我生氣,也常氣別人的人,叫俗人;

4、經常讓別人生氣,自己卻不太生氣的人,叫偉人;

5、不論別人怎麼氣你也能淡然處之,叫高人;

6、從不氣別人,自己也不生氣,叫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