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
我去放生,朋友也要跟我一起去,一切都挺好的。可是過幾天她告訴我,她老公說:你們放生,也就是賴蛤蟆喝涼水——解自己身上泥氣。
也就是說,我們放生只是為了滿足自己。
她老公說:你能把市場裡的魚全放了麼!

這位老公的邏輯,是一種道德綁架。
如果這種邏輯成立,
那麼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應該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因為如果你做了,就要做全部,否則就不能做。
比如:
你為什麼要讓座給老人?你有本事讓全天下的老人出門都有座嗎?
你為什麼要拾金不昧,把錢還給人家?你有本事撿到所有人掉的錢,然後把所有錢都還給失主嗎?
進而:
你為什麼要賺錢?你能賺盡天下所有的錢嗎?
你為什麼要活著?你能與天同壽嗎?
……
這種想法是偏激的。
縱然,我們當下的能力只能做一點點善事,但是不以善小而不為,這個古人都說過的。
縱然,我們就是為了解自己身上的幾分泥氣,那也比一身污泥,卻從來都不知道要去洗一洗的人強。
做對的事情,縱然很少,很小,也是值得的。
做錯的事情,縱然很少,很小,也是要斷除的。
更何況,放生是非常好的善行,但凡有機會,都應該盡力去做,能做多少是多少。
永遠不嫌多,永遠也不嫌少。
放生是非常好的善行,而歷來,關於放生所獲得的功德利益,各種善報回饋的故事案例,也是數不勝數。

01
放生躲過大劫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當冬季農閒時節,山民們就會三五成群,帶上獵狗,背上獵槍,進山狩獵。
有一天,一群獵狗跟蹤一隻麂子,將它堵在獨路中間。
前後都有兇猛的獵狗,左右是一上一下兩道懸崖,眼看無路可逃了,生死關頭,麂子不顧一切,「蹭」地從左邊懸崖跳了下去,剛好掉在崖下一戶人家的院子裡。
這戶人家的父親輕而易舉地將這隻麂子活捉,他找出一把尖刀,在石頭上磨了起來,準備宰殺這從天而降的獵物。
受驚的麂子渾身發抖,「咩咩」哀叫,驚恐無助的雙眼看著站在院子裡的母親,又看看身邊的幾個小孩。
這時候,年僅8歲的小姑娘,動了惻隱之心,拉住父親的手哀求說:「爸,它多可憐啊,好像還在流眼淚呢。不吃它吧。」
母親也是菩薩心腸,對孩子的提議馬上表示支持:「是呀,麂子跳到咱家院子是想我們保它一命。如果把它殺了,就是我們的罪過了。」
父親猶豫片刻,點點頭要給麂子鬆綁。
母親又說:「不忙放,圖個吉利,我們給它掛個紅吧。」說著,進屋找了條小姑娘用過的紅頭綾子,小心地套在麂子脖上,死死地打了個結。麂子看了看我們一家人,便沒命地跑進了山林。
時間一晃過了半年多,這家人早就把放生的事給忘了。
放生本來就是隨手做的事情,誰會老是記得?
那陣子,一連幾天,秋雨滂沱,這戶人家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幾個小姑娘在院子裡跳橡皮筋。
突然,小妹尖聲喊起來:「快來看,我們的麂子回來了。」
全家人甚為驚奇,一起跑出來看。
果然,田埂上有一隻麂子,脖子上的紅頭綾子已經褪色,它朝我家的方向走來,時不時還停下來,定睛瞅瞅這戶人家的院子。
雨停了,一家大小踩著泥濘往田埂邊跑,想去看看這只可愛的麂子。
正在這時,突然傳來「轟隆隆」天崩地裂般的響聲,原來後山垮岩了,大片泥石瞬間掩埋了剛才還是好端端的瓦房。
一家人因為都跑出來看麂子,逃脫一劫。
母親不停地拍著胸脯,說這是麂子報恩,救了我們一家人。
麂子真的是來報恩嗎?也許是,也許也是巧合,但是一個行善積德的人家,縱然遇到災難,也常常會逢凶化吉,這個上天都是有安排的。

02
著名畫家豐子愷放生趣聞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有名的漫畫家,他去世已多年,遺留給後人以豐富的藝術遺產。
豐子愷的漫畫可謂別具風格,他有著國畫的深厚根基,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圖像。
特別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間的辛酸事,為勞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畫深受人們所喜愛。
豐子愷是篤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誠的居士,一生都勸人們護生戒殺。
他也因放生,而傳下了一則趣聞:
抗日戰爭之前,在蘇州緣緣堂期間,有一次,豐子愷先生從石門灣攜帶一隻雞,要到杭州雲棲放生。
但是他對雞也起了惻隱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雞腳的部位捆縛起來,把雞倒提著,於是撩起自己的長袍把雞放在裡面,外面用手兜著。
由石門灣乘船經崇德,到長安鎮轉乘火車。
因為他用手兜著的布長袍裡面鼓起了一團東西,看過去這個怪模樣很可疑,在長安鎮火車站引起了一個便衣偵探的懷疑。
便一直追蹤著,同車到達杭州,一出站門便衣偵探便把他捉住。
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豐子愷,於是彼此說明原委,偵探才知跟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