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文斯-卡特正式宣布退役的消息時,反而沒有那麼地傷感,畢竟早在聯盟確定複賽只有22支球隊參加時,就已經可以預見到由於老鷹的無緣參賽,讓原本計劃把最後15場比賽作為巡迴演出的卡特只能以這樣一個不可預見的、不太體面的方式緩緩退場。

老卡特漫長的職業生涯仿佛一出最長的電影,放映了整整廿二年,到本賽季他依舊能夠發光發熱向那些侄子輩的小傢伙們展現著自己全面的身手。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卡特和他所摯愛的籃球終歸到了說再見的一天。無他,能讓他堅持這麼久的動力早就不是對總冠軍的渴望亦或是對名與利的追逐,卡特之所以能堅持到這一天,驅動著他保持熱情和專注的就是最純粹最本源的那份對籃球的熱愛。在聲色犬馬的NBA里,若要做到如卡特般飄然灑脫,看淡一切,真要好幾年。如今倦了,熱情不再,就順從內心選擇離開。
回看這二十三載的征程,足夠傳奇;留下的背影,卻讓廣大球迷難說再見。卡特的離開,帶走的是整整一代球迷的青春回憶,而他順手落下的帷幕,則代表著一個得分後衛盛世的終結。
西科東艾北卡南麥,割據四方爭籃球之神衣缽
如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般,在籃球之神喬丹第二次退役之後,整個聯盟再一次恢復到群雄割據之的態勢。儘管喬幫主的離開,讓他的宿敵們都看到了染指奧布萊恩杯的希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終馬龍、巴克利、米勒和佩頓等人都沒能抓住職業生涯巔峰的尾巴,憑自己的實力搶下一冠。

因為喬丹的橫空出世讓大衛-斯特恩看到了外線明星造星所能給聯盟收益、曝光度等帶來的無限可能,悄然之間,歷史就在那一瞬間翻篇。伴隨著各項有利於外線球員進攻的規則,一個屬於二號位進攻盛宴的時代就此來臨。當時聯盟一個最有曝光度的噱頭就是誰是最名副其實的「喬丹傳人」。儘管格蘭特-希爾之流一度非常接近,但最終那四個在日後統治聯盟十數年之久的四個男人還是被推到了台前——西科東艾,北卡南麥,剛柔並濟,各領風騷。
四大分衛,最接近神的人
四大分衛里究竟誰最接近籃球之神,這個問題很難有能讓所有人為之信服的確切答案。喬丹之所以被稱為神,在於他在籃球領域的難以超越;而四大分衛之所以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於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飛人的影子,在某一項技能或者天賦中,四大分衛能夠無比接近喬丹的成就。
艾佛森的突破和變向、麥迪的第一步和飄逸、科比的後仰跳投美如畫及一招一式盡得真傳——但單論運動天賦這一項,卡特足以媲美喬幫主,因而被稱作「半人半神」。身高臂展和喬丹最為接近的兩人——卡特和科比,前者顯然在身體素質方面顯然是上天更為青睞的那位。站立摸高達到驚人的2米71,彈跳雖然不及籃球之神那般變態,但109厘米的最大起跳也足以笑傲聯盟,像UFO般在三秒區內盡情翱翔。

從身體素質來看,卡特是最接近神的男人

由於卡特這一神之下,萬人以上的身體素質,他在選秀時甚至沒有自己的選秀模板——他的選秀報告上僅僅寫著,他初到北卡時只是一個很有運動能力的運動員,但他很快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籃球運動員。北卡,很有運動能力,出色的籃球運動員,在關鍵詞的抓取中,我們會發現卡特的成長軌跡和喬丹是如此相似。同樣的,天賦絕倫的文斯-卡特也如同幼喬剛入聯盟時那樣,在對手的禁飛區里橫衝直撞、肆意虐框,在1998-99那個縮水賽季場均18.3分5.7籃板3助攻1.5次蓋帽和1.1次搶斷,以驚人的95.8%得票率(113/118)成功榮膺當年的最佳新秀。

毫無懸念的當選最佳新秀
在當時,無論是專家、媒體還是球迷都堅信卡特會成為比肩,至少是接近喬丹的歷史級別的球員,那他有沒有達到這個高度呢?這個後文再說。我們先說說他那技驚四座的扣籃,作為北卡雄鷹二代目的卡特,在喬丹逐漸從太空梭變為直升機時,完美接過衣缽,用他UFO般超越人類認知的太空漫步征服了整個聯盟長達數年之久。
一己之力拯救扣籃大賽,UFO的扣籃一招一式經典永流傳
每當提起扣籃大賽,總不會繞過2000年那屆原本眾星閃耀,卻因卡特的奪目光輝而讓麥迪、弗朗西斯等重磅參賽者黯淡無光的經典之戰。那一屆扣籃大賽影響之深遠,遠超你的想像。
首先就是對當時差不多在被取消邊緣的扣籃大賽,用救贖一戰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票房,拯救了NBA的收視率也讓扣籃大賽得以保存了綿延火種,否則,我們根本沒有機會看到之後的「超人」霍華德和新生代拉文大戰戈登等等經典戰役。要知道2000年前,扣籃大賽已經兩年沒有舉行,這個曾被喬丹、威爾金斯等傳奇名宿無限拔高審美的全明星傳統保留節目,因為觀賞性的嚴重下降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而卡特的橫空出世,成功讓球迷為之瘋狂,也為之後的扣籃樹立了標杆。可以說扣籃大賽能到今天的地位和關注度,有一大半的功勞與卡特休戚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