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7日綜合電)陪產,是近些年來很流行的一個話題,由於產婦分娩過程痛苦而漫長,愛人在身邊陪伴會給予產婦力量。
然而,因「陪產」引發的夫妻矛盾,甚至是離婚事件越來越多了,不免讓人感慨陪產是否有必要。
為人妻者希望丈夫陪產,目的是期待丈夫看到自己生寶寶的艱難痛苦後,更加珍惜自己;然而更多時候,事實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據中國媒體報導,一名暖心模範的丈夫劉先生,和妻子結婚3年了,夫妻倆感情一直很好。劉先生是一個體貼細心的人,從談戀愛到結婚,尤其是懷孕的時候,對妻子都是細心照顧,體貼入微。
身邊的人都說劉太太上輩子修了福,今生遇到這麼好的老公。劉太太每每想到這嘴角都會不自覺的上揚,更加期待腹中孩子的到來。
終於到了預產期了,劉先生為了讓妻子放心生產,主動提出要進產房陪產,劉太太為此很感動。
出產房後,劉先生臉色蒼白,大家都以為是看到了妻子生產心疼。可是後來月子裡,除了日常照顧小孩,劉先生對妻子都很冷淡,甚至不願意跟妻子睡一張床上。
出了月子以後索性直接就一個人跑另一間房子去睡了,還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跟妻子大吵。

在孩子滿1歲後,劉先生更是和太太提出了離婚。這對於劉太太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日子過得好好的,丈夫也沒有出軌,為什麼要離婚呢?
在一次爭吵後,劉先生大聲喊:「我一旦回憶起你生產時候的樣子,我就覺得恐懼,甚至看見你我都覺得噁心。」
劉先生說他知道提出離婚是件很懦弱的行為,但是自己看到妻子就會想起她生產的那一幕,經常會做噩夢。
劉太太為此痛心不已,很後悔當初讓老公陪產。
那麼妻子生產,丈夫究竟要不要陪產呢?
此事一經爆出網友們議論紛紛,除了少數理解劉先生外,大部分都是覺得劉先生就是一個渣男。
那麼老婆懷孕丈夫要不要陪產呢?
法國89歲的分娩專家蜜雪兒奧登曾負責過15000例分娩,他呼籲:不要輕易讓你丈夫陪產,會增加離婚機率。
是否陪產要因人而異,我們在做決定時不要說因為別人老公陪產,就一定要自己的老公陪產,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丈夫的實際情況。
我記得當時我生產時就拒絕了老公陪產的要求,一是因為老公暈血很嚴重,二是醫生建議不要陪產,說是丈夫在陪產時的緊張會不自覺地傳染給產婦。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類似於劉先生這樣的,陪產後出現「產後抑鬱」,內心產生極大矛盾,一便是辛苦懷胎的妻子,一便是自己內心心理的陰影,想要逃離的痛苦,讓他幾乎每天處於崩潰的邊緣。
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丈夫陪產呢?
分娩的場面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大部分男性選擇陪產也只是因為心疼自己的老婆,希望能進產房陪伴妻子,給妻子一些力量。
但是沒有做好思想準備貿然陪產可能會引起很多不良後果,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丈夫可以陪產呢?
首先要確定丈夫是否可以承擔這一幕,可以提前觀看生產紀錄片,瞭解下生產的過程,也相當於提前打了一劑預防針。
其次要考慮丈夫身體素質,有些丈夫見到血就暈,之前就有這樣的例子,丈夫陪產看到血,妻子還沒生,丈夫先暈了,這完全就是在添麻煩。
還有就是膽小的不要進去,前幾天在抖音上看到一個男的跟著進了產房,妻子還沒開始生,丈夫就握著妻子的手說「我害怕」。
帶丈夫 進產房是需要經過慎重考慮的一件事情,很多男人內心的抗壓能力其實遠遠低於女人。
愛你是體現在生活的小細節裡,跟陪產無關。
很多老婆希望老公陪產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丈夫在看見自己生孩子時候的辛苦,激起丈夫內心的責任感,以後可以更加心疼自己,分擔家裡的事情。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時候就怕會適得其反,就像劉先生一樣。
從婚姻角度來說,最好不要讓老公進產房,讓老婆美好的一面永遠保留在丈夫心中,這樣有利於夫妻感情保鮮。
愛妻不一定非要陪產,丈夫在產房外坐立不安時,一樣會體會得到為人妻者的艱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