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衛星通訊社近日報導,一位俄羅斯武器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火箭軍部隊近期做出一項新的規劃,打算在未來3~5年內重新部署「巴爾古津」鐵路導彈系統。

何為鐵路導彈系統?上世紀60年代的冷戰時期,美國人曾設想打造一種以火車為機動載體的戰略導彈系統,既方便隱藏,又能日行千里。隨後,癡迷於軍備競賽的蘇聯人立刻進行了效仿,立項了「巴爾古津」導彈列車系統。隱秘研製了20年後,一座搭載洲際導彈的「末日列車」橫空出世。

巴爾古津是一種能直接從鐵路上完成起豎、發射的戰略導彈作戰系統,從外表上看,它和普通列車無異。但在其車體內部,卻並非一排排的座位,而是一枚枚SS-24「手術刀」洲際導彈。每個作戰單元由3節車廂組成,發射指令一旦下達,3枚洲際導彈,共計搭載著30枚分導式核彈頭就能迅速升空,直撲目的地而去。

巴爾古津系統誕生後,美軍曾做過推演,最後得出結論:由於SS-24導彈列車的外形與普通列車相差無幾,若想對其保持時刻跟蹤,至少要動用300顆偵察衛星,而要偵察更多的導彈列車,動用衛星的數量將成倍增加,這顯然是得不償失之舉。
但可惜的是,巴爾古津系統生不逢時,恰巧誕生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的前夕。僅僅服役了3年多,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而最近幾年,隨著美俄博弈的加劇,俄羅斯擴充核打擊手段,重啟導彈列車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按照俄羅斯專家的說法,新型的「巴爾古津」將搭載升級版的「手術刀」洲際導彈,最大射程超1萬公里,每個作戰單元可在短時間內向目標投放3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

該列車可日行1200公里,戰鬥巡邏時間為21天。之前有消息聲稱,俄羅斯在2020年以前裝備5個團,120枚核彈頭。與其他陸基投射手段相比,混雜在普通列車中的鐵路機動的洲際導彈,更容易躲過對手的首輪核打擊。再加上俄羅斯境內四通八達,數千公里跨度的鐵路網,被跟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關專家指出,俄羅斯之所以如此迫切地發展各類型壓箱底武器,提高核打擊能力,就是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新削減核武器條約》作廢的情況。

「巴爾古津」項目若真的重啟,必將成為繼「薩爾瑪特」洲際導彈、「先鋒」高超音速導彈、「波塞冬」核魚雷之後,另一款讓美國人心驚膽戰的超級「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