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令周元無語的事還在後面呢。
家裡三個小孩都在陽台那裡拼積木,張斌也跑到那裡給他們玩。竟然哄淘淘,讓淘淘把剛剛那200塊錢,先借給他。
這一幕讓周元看到了,真想給小舅子一拳頭。
他抱著兒子,叫上張珊,就回了家。
回到家,他讓兒子回房間,然後給妻子控訴小舅子的無恥行為。
他說:「你弟都是你們全家人慣的,他現在的樣子,你們家所有人都脫不了干係。」
但張珊也很無奈啊。不管弟弟吧,爸媽跟著受累。可管吧,又是在助長弟弟的無恥行為。

03
很多人家裡,可能都會出現一個「張斌」這樣的巨嬰。
看著他的那副模樣,真想一輩子都不見他。
大過年的,也沒點眼色勁。家裡所有人,還都向著他。
不管是張斌平常的行為,還是在過年時那些無恥行為,都很讓人冒火。
所以周元對張斌的態度,也可以理解。
但是我想,即使全家人為了維持家裡的和諧,而容忍張斌的行為,這也實屬不應該。
而張斌能夠做出這種事,也是父母從小沒有教育好他,才讓他一直巨嬰。
從他們的故事中,總結了兩點教育孩子的經驗,這裡分享給大家。
一,要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即使讓孩子不成為對社會有多大貢獻的人,也要讓他們成長為一個正常的人。
在幼年時期,可以愛他們,但不能溺愛他們。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引導他們要有起碼的品行。
在做事中,培養孩子要有是非觀念,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而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
倘若溺愛他們,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更不利於他們的成長,不利於他們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

二,我們要有明確的界限。
作為親人,如果遇到了張斌這種類型的人。我們應該能離他多遠,就離多遠。
一定不能一味地助長他們的這種風氣。
很多時候,以為舉手之勞,幫了就幫了,其實那更是在把這種人往火坑裡推。
倘若一味地縱容他們,那麼他們也就會一直不會改變,繼續保持不良的習慣。因為他們覺得,大家都不會對他不管不顧的。
所以,他們更會變本加厲,一條道走到黑。
我們一定要與這種人保持明確的界限,該幫就幫,不該幫就不幫,一定不能縱容他們。
這樣他們才能意識到凡事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他們也會慢慢改變自己的習慣,逐漸地獨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