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上天的5種保健食品,實則坑錢第一名,勸告父母謹慎購買

2023-04-07     櫻桃呀     反饋

護肝保健品: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護肝的保健品,但是卻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長期隨意服用護肝保健品很難被吸收,反而還會增加肝臟負擔,可能誘發藥源性肝病或造成不可逆的肝損傷。

二是保健品的審批通常較為簡單,有些甚至沒有經過完整臨床試驗和規範研究,不管是療傷還是成分方面都沒有保障,盲目服用很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療效,反而還會損傷肝臟。

三、4種字眼的保健品,謹慎購買

現在保健品可謂是暴利行業,而很多不良商家也會在保健品的外包裝下功夫,要注意,有這四種字眼的保健品,請謹慎購買!

1、迅速起效

即使藥品也無法迅速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更何況不是藥品的保健品呢?若保健品服用後的確效果顯著,那麼就更應該懷疑是不是非法添加了藥物成分。

2、徹底治癒

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至今尚未有藥物能夠徹底治癒,保健品更不可能將這些慢性病徹底治癒。

3、成分純天然

「純天然」是很多保健品的銷售賣點,但純天然並非無毒或者有效,非正規廠家所生產的「純天然成分」保健品,很可能暗藏隱藏處方藥,長期服用或可能導致肝腎損傷。

4、防癌抗癌

保健品基本都沒有經過大型的臨床試驗,因而不能說其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四、三招教你,選購保健品

再次強調,保健品並非藥品。

廣義上的保健品應該是理療儀器、床墊等,而不是食品、保健食品或藥品,而保健食品,是一種特定人群食用的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同時不對人體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其屬性歸根到底仍是食品,而不是藥品。

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保健品,我們該如何正確辨別呢?教你三招。

一查。注意查看保健品的外包裝以及說說明書,對於沒有廠名、廠址以及生產日期,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沒有註明「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等內容與警示的保健品,一律不購買。

二辨。若保健品聲稱有預防或者治療某種疾病的功效,一律不買,也不盲目參與以銷售為目的的保健品購買活動。

三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購買保健品,都要看該產品商家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

老年人因為無法正確區分保健品,也容易被保健品「健康講座,免費禮品,免費體檢,噓寒問暖」等噱頭吸引,從而掉進保健品商家的騙局裡。

年輕人平日裡應多關心家中老人,並且要告知他們,身體若有不適,應該儘早就醫,而不要寄希望於任何保健品身上。

參考資料:

[1]《揭開保健品行業亂象:爸媽是怎麼一步一步跳進騙局的?》.生命時報.2019-03-15

[2]《蛋白粉、葡萄籽、養胃餅乾……營養專家告訴你,這些保健品到底有沒有用?》.健康時報.2021-05-17

[3]《差點人財兩空!「科技公司」能防癌排毒修復DNA的保健品,把54歲阿姨送進ICU!》.浙大一院.2020-05-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