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適當護短是可以的,但如果孩子犯了錯,就要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要受到懲罰,孩子才能懂規矩、知對錯。
第二,文明禮貌是人生底色,孩子不尊重別人的行為,不能慣。
大街上經常有這樣的景象,孩子打著爺爺奶奶玩,爺爺奶奶還覺得孩子是很有本事的。
懂文明、講禮貌,是一個人進行社會交往的基本素質,如果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是一定會被孤立的,更談不上什麼成功。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方式,不能慣著孩子打罵他人。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一定不能溺愛而允許孩子打人。
第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懶惰,不能慣。
我的兩個孩子,從上小學就是有零用錢的,但是多少不定,因為他們的零用錢都是自己通過勞動賺來的。
可以是學習努力,當有了好的成績或者是很大的進步,媽媽會有相應的獎勵。孩子在課餘時間幫助爸爸洗車,幫助媽媽做飯,打掃家庭衛生都可以獲得報酬。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慣著孩子啥也不學,成為一個「寄生蟲」。

當孩子有懶惰的思想,父母要引導他們克服一下,而不是慣著孩子,替他們去做。
懶惰的人註定會一事無成的,更不要說什麼優秀了,心疼孩子的方式,絕不是包辦孩子的一切。
以上「兩不管和三不慣」做到位了,就不愁孩子不優秀了,他將來也會有一個更加光明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