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好了,我就解脫了」,有很多的媽媽都曾經這樣自我安慰過,但是,等到孩子真的上了幼兒園,你會發現麻煩的事情有很多。
寶媽玲玲生完孩子以後就去上班了,一直都是婆婆在幫忙帶小孩,女兒珠珠三周歲了,終於送進了幼兒園,婆媳兩個都覺得自己終於解脫了。
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周,死活不肯去,奶奶送過去不行,必須媽媽送,媽媽送過去了,女兒也哭著也不讓媽媽走。
孩子上幼兒園的前一個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上過幾天,媽媽卻已經遲到很多次了,考勤獎都泡湯了。
一個月以後,孩子終於克服了分離焦慮症,可以不哭不鬧地跟著奶奶去幼兒園了,媽媽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但是,十月份的天氣開始變冷了,孩子上了兩天幼兒園,星期三就開始發燒了,周四、周五加上周末,休息了四天才在周一開始去上學。
周一下午,媽媽就又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孩子又開始發燒了。
結果就是,孩子整整半個月沒有上過幼兒園,再送去上幼兒園,她又開始哭了,上不到一周,又生病了,周而復始的循環,媽媽覺得自己都要得抑鬱症了。
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始生病,是多少家長的「噩夢」,也有粉絲朋友曾經問過我,「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難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嗎?」
也許幼兒園老師並不願意,對家長講出實情。
孩子為什麼一上幼兒園就容易生病,主要有三個原因,看看你家的孩子是哪一種?
第一,孩子的情緒不好,就容易生病。
孩子如果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哭鬧,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
有個醫生朋友曾經這樣說,孩子在大哭的的狀態下,會吸入大量的病毒或者是細菌,導致孩子容易生病。
孩子情緒經常不穩定,也會導致食欲不振、睡眠質量不好,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種不舒服。
第二,孩子的飲食習慣改變,也容易生病。
孩子在家裡吃飯習慣,在上了幼兒園以後可能會發生改變,比如,幼兒園的早餐、午餐時間和家裡會不同。
孩子在家吃飯,都是根據孩子的口味來做。而在幼兒園都是按照營養學搭配,來給孩子們準備飯菜的,所以飯菜營養健康,但是孩子要適應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在這個適應的階段里,孩子就容易食慾不好,免疫力就可能會下降。
第三,孩子抵抗力差,在幼兒園更容易傳染。
秋冬季節和春季都是流感病毒肆虐的時間,孩子在家都是單獨居住,不存在交叉感染。可在幼兒園是幾十個孩子一起吃睡,如果有孩子發生感冒了,是很容易被傳染的。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很關鍵的一步,如果他們經常因為生病請假,會影響身體健康發育,也許厭學的心理可能會更強,所以,家長引導孩子成為一個適應能力強的孩子是很關鍵的。
首先,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獨立意識。
適應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在哪裡都是不愛生病的。孩子在家如果生活的獨立性比較強,在幼兒園也能很快適應,孩子情緒好,適應能力強,不愛生病。
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能力,比如,讓孩子練習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吃飯和午睡。
當媽媽不在家,和其他家人也能愉快玩耍,不做太依賴媽媽的人,獨立意識應該從小培養。
其次,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孩子的身體更強壯。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作息習慣也很重要,幼兒園早上八點開始入園,孩子如果總是睡覺到十點,作息習慣的突然改變,早起就會有不好的情緒。況且孩子黑白顛倒,身體免疫力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