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伊朗曾流行一種「臨時婚姻」的現象,即男女雙方約定一段時間內成為夫妻,男方需給一定的錢。由於沒有法律效力和社會認可,加上隨著女性權益的提升,這種現象逐漸減少。 伊朗允許一夫多妻,實際上剩女現象依然存在。因為若想娶第二個妻子,需證明第一個妻子不能生育,並得到她的同意。同時,男方必須保證對兩位妻子平等對待。考慮到經濟負擔,大多數男人並不願意娶多個妻子。

14、在德黑蘭,整容手術尤其是鼻部整形手術頗為流行。與亞洲人追求高挺鼻樑不同,伊朗人常常選擇將鼻樑削小、削平。走在街頭,常能看到女人鼻子上貼著膠布或創可貼,這是剛做完整鼻手術的標誌。有時,甚至可以看到男人也進行這樣的手術。

15、在伊朗,除了首都德黑蘭,大部分地區的人均收入集中在1000到2000元之間,這個國家的最低工資標準定在1500元,實際上,許多人的收入並未達到這一水平。例如,酒店服務員的月薪在600到800元之間,普通工人的收入則在1000到1500元。醫生的收入尤為可觀,月收入超過5000元,屬於高薪職業。

16、在伊朗,超市之外,賣菜和賣肉的店鋪是分開的。茄子的為8毛錢一公斤,土豆5.5元一公斤,洋蔥則為1.8元一公斤。街邊的水果攤也值得一試!我買過1公斤的大櫻桃,不到十塊錢。由於許多家庭有自己的果樹,水果季節時,市場上的水果供應充足,價格自然便宜。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的小攤商販普遍淳樸,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就提高價格或者缺斤少兩。

17、在伊朗,市內打車的費用幾毛美元,住宿也非常便宜。我在亞茲德和設拉子住的單人間,每晚含早餐15美元。在外面吃一頓飯的大約在二三十元,一杯咖啡為9元,而景點的門票通常在1.5到2美元之間。

18、伊朗人的主食包括饢和抓飯。早餐通常吃饢,而正餐則以抓飯為主。他們生產的是長粒香米,根據配菜的不同,抓飯分為羊肉、雞腿、烤魚等多種口味。由於伊朗不食用豬肉,牛肉和羊肉成為了主要的肉類選擇,當然也包括雞肉。伊朗最出名的食物之一是西西里可,一種羊排食品。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當地的蘑菇湯,味道極佳。此外,伊朗人特別喜歡吃烤肉,俗稱「烤巴巴」,屬於是國民美食。

19、在伊朗,大部分地區的房價在3000到4000元一平方米,而德黑蘭的房價則從5000元一平方米起步,越往北,房價越高。在德黑蘭,大多數人買房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當地購房基本無法貸款。如果買不起房,那就租房。在德黑蘭,兩居室的房子月租金要800元以上。
20、在伊朗,汽車在當地人看來是認一種重要資產。由於手中的現金日益貶值,許多伊朗人選擇投資以保值,而房子投資門檻較高,一般選買土地、汽車或黃金。在伊朗的街頭,你會發現許多老舊的汽車,因為這裡的汽車沒有報廢年限。
談到油價,伊朗作為石油大國,油價自然不高。分為普通汽油和超級汽油,類似於國內的92號和95號汽油。伊朗人有油價補貼,買車時會贈送油卡,用油卡加油會便宜很多。例如,沒有油卡的我加一箱普通汽油需要35.7元,而有油卡的當地人支付不到10元。

在伊朗,打的非常便宜,除了山區和一些小鎮之外,幾乎到處都可以使用。即使是像我這種平時儘量坐公共運輸的人,在伊朗也樂於打車,因為實在太便宜了。從德黑蘭市中心到北郊的土庫曼使館,17公里的路程,才1歐元。 大巴也不錯,班次多又準時,車況良好,座位寬敞,類似飛機的商務艙,並有小餐食。票價基本上按0.1人民幣/公里計算。

21、德黑蘭還有現代化的地鐵,共有6條線路。地鐵的基礎設施略顯老舊,但衛生狀況保持得不錯。地鐵票分為紙質車票和智能儲值卡,紙質車票有單程票和多程票可選,儲值卡則需進出站時刷卡,按照路程計費。
22、德黑蘭的景點不多,自由塔位於較偏遠的地方,可以坐地鐵或打車前往。伊朗國家博物館、伊朗國家珍寶館、古勒斯坦宮和大巴扎距離很近,可以一同遊覽。但需要注意的是,德黑蘭大巴扎規模龐大且有點亂,我個人更喜歡其他小城市的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