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當孩子不想守規則、只想要自由的時候家長要放心大膽地為孩子「釋放自由」,當孩子不想守規則只想玩手機而沒有吃喝、Wi-Fi供應,當孩子不想守規則每天只想睡懶覺而遲到被罰站,當孩子不想守規則坐車不給錢被教訓時,孩子才能在生活不易里知錯就改、獲得遇事先反省自己的生存能力。
2、孩子做事情的自主能力更強
極度渴望自由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主、也很容易使小性子做事,如果家長能夠釋放自由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份非常不錯的自力更生體驗、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感恩,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都過度體現在無私上,而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也常常在父母關愛的枷鎖里叛逆、掙脫甚至不停地使喚父母。

讓孩子去走自己想走的執念,不管這份執念是好的、還是壞的,對孩子而言都是自力更生的實踐和體驗,而孩子在真實的實踐能力體現里可以明顯看到自己的缺點,為了避免孩子在缺點暴露時沮喪家長要發揮鼓勵和信任,引導孩子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直到發現新的方法和出入口,自主能力就像是自信一樣能量足夠強才會有多勇敢,如果一個孩子的自主能力不夠好,哪怕是機會擺在眼前也總是再三猶豫。
3、孩子的生活應變能力會更強
在自由里成長的孩子,就像是二胎家裡面的二寶一樣生活應變能力賊強,我們有沒有想過二寶為什麼會比大寶更聰明、反應能力更強一些?這是因為二寶每天都生活在有對比又有壓力的生活環境,和哥哥姐姐爭寵愛必須要時刻發揮腦子裡的聰明,包括哥哥姐姐被打罵的環境對比,都讓二寶不自覺產生一種「生存能力」的自我保護意識。

也就是說,二胎家庭里的小寶之所以應變能力比哥哥姐姐強,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多變容易爆發極強的生存意識,大腦接收到這樣的需求後就會不停地運轉並想出招數應對困難,而家長為孩子「釋放自由」也是如此,沒有了父母庇佑的生存環境會有很多不安和焦慮,這些生存環境都會讓孩子的生活應變能力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