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女兒信誓旦旦地承諾結了婚和公婆分開住,不常回婆家,但是親家總有看女婿的那一天吧?也總有在女婿家生活的那一天,不可能女婿結了婚,為了讓他遷就女兒,就徹底和親家斷了關係吧?太不現實了!
女人嫁人,可不僅僅是嫁給了男人,更是嫁給了一個家庭,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兩個人成長環境不同,家庭關係也不一樣,對事情的認知和處理方式肯定也不同,長時間在一起生活,一定會出現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的情況,到時,必然會有大矛盾的。
然而,不管我和老伴兒怎麼給女兒分析利弊,最終都沒能阻止她的這門婚事。

好在女婿家裡還像點話,雖然沒有彩禮,婚宴辦的也十分簡單,但他們花了將近15萬在他們的省會城市首付了一套70多平的小房子,並沒有一毛不拔。
我本想著只要婚後女婿和女兒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女婿以及親家能像女兒說的那樣,一直都對她好,那我會低頭,會為之前自己的偏執而道歉,更會出錢幫一幫,畢竟不管咋說,都是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哪能生了點氣就再也不管了呢。
可沒想到的是,女兒結婚才一年,女婿和女兒的婆婆就露出了真面孔。
那是女兒剛生外孫女不久,親家見女兒生的是女孩,不顧我在場,當即就拉著臉數落了我女兒。親家的意思是,她一生要強,比村子裡很多人都有出息,接連生了倆男孩,可到了我女兒這裡,第一胎就不能讓人如意!真是窩囊、不爭氣!
那個曾為了嫁給愛情,敢給我和老伴兒吵架、甩臉色、大發脾氣的女兒,此刻到了親家面前,就像一隻溫順的小綿羊,對於親家的「羞辱」,沒有任何的辯解不說,只知道低著頭默默地抹眼淚兒。
而她口中那個對她好、會讓她過好日子的女婿呢?要麼就不說話、裝沒看見,要麼就是和稀泥,說親家也是為了他們小兩口好,我女兒也該領情。
我看不過去,說了句「啥年代了,還那麼重男輕女,家裡是有皇位嗎?剛生完孩子,你們可以不安慰、不關心、不心疼,但別刻意傷害」,誰知道,親家沒說啥,女兒卻慌忙地攔住了我,讓我別說那麼多、別管了。
我真是氣得不行,覺得在家裡那麼跋扈的女兒,怎麼嫁了人就變怯懦了!也是因為這,女兒出了院後,我當即就回了老家。
既然女兒不讓我管她的事,那我還留下幹啥呢?看著女兒被欺負、不反抗,還要勸我一同忍著嗎?
本以為回了老家後,我就再也不會去女兒那裡,未曾想,還沒過半月,女兒就哭著給我打了電話,求我過去幫幫她。
也是那個時候,我才知道,親家從一開始就瞧不上我女兒,就沒接受過她。

親家雖沒和我女兒住一起,但時不時打電話,挑撥女婿和女兒的關係,稱我女兒是上趕著嫁過去的、便宜,願意受他們家那份委屈,吃他們家那份苦。
我女兒坐月子,親家不用心照顧就算了,還覺得我女兒太嬌氣、太挑剔,稱又不是剖腹產,至於整天躺床上、啥也不能幹的裝柔弱嗎?還有照顧孩子,親家就只張了個嘴,安排我女兒按照她那老一套的方式帶孩子,就連尿片,都不讓買尿不濕,非用破舊衣服做尿布,還讓我女兒洗一洗循環著用。
關鍵是親家很會演戲,女婿不在家她對我女兒是一副態度,女婿一到了家,她立馬就換上了另一副面孔,是說話也輕聲細語了,照顧孩子也溫柔、周到了。
我女兒實在是忍不下去,和親家辯駁了幾句,也給女婿講了親家兩副面孔的事,可人家母子同心,根本就不把我女兒的訴苦放在眼裡,甚至女婿覺得我女兒在搬弄是非,扔下一句「你怎麼開始嚼舌頭了?既然你看不慣我媽,那就把你自己媽喊過來伺候」,再也不管了。
女兒思來想去,最終,便向我求助。
實話講,從女兒那裡聽到她的真實情況,我是又氣又恨又心疼,我忍不住責怪了女兒幾句,同時又勸她,有福之人就別在無福之家熬了,帶著孩子回來,不和女婿過了,我和老伴兒會不計前嫌,好好幫她和外孫女的。
女兒哽咽著謝了我的好意,說就只是因為才有了孩子,女婿的心態還沒轉變過來,再加上女婿比較聽親家的話,所以才會那麼待她。等親家走了、不和他們住一起,那女婿還會對她好的。
我還能說什麼呢?我的這個女兒,已經戀愛腦到走不出來了!
可氣歸氣,終究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我帶著行李去了女兒家,打算幫她看一年孩子,也期望沒有了親家攪和,她和女婿會好好的。
然而,還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
我在女兒那裡還沒呆一個月,女婿就變著法兒地讓我走了。
為什麼呢?他覺得我只出力,不願拿錢,多了我這一張嘴,每月家裡吃飯都不少花錢。他以「咱們自己的孩子,自己照顧」為由,讓我女兒辭職在家,全職帶娃,稱這樣做,孩子會和他們親近,雖說只有一個人賺錢,壓力會大,但忍一下就過去了,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女兒就輕鬆了。
按理說,女兒家的事,我不該管的,可我女兒上了那麼多年的學(大學是一個不錯的一本),我和老伴兒花了那麼多年去培養她,怎麼能在家過手心向上的日子呢?且還是給一個條件不好的人家!
我偷偷地勸了女兒,稱我會幫忙帶大外孫女,只要她好好上班,畢竟女人寶貴的青春就那幾年,哪能一直悶在家裡過呢?
女兒聽不進去不說,估計也和女婿講了,因為在我勸了女兒後,女婿陰陽怪氣兒地說我,多管閒事,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