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婆婆的委屈:我出錢出力地幫帶孩子,兒媳卻還處處看不慣我

2025-05-07     楓葉飛     反饋

03

一直以來,在帶孩子這件事上,我個人持有的觀念是:如果子女不是很有能力,賺的錢只夠維持溫飽,如果老人身體和時間上都允許,那麼,老人還是要幫一幫子女,畢竟,有不少的家庭,光靠年輕小兩口的工資是請不了保姆的,若是再沒有老人幫一把,那麼,小兩口中肯定有一個人要辭去工作、在家專職帶娃,這樣一來,家裡的經濟壓力只會更大,到時,弄得老人和子女的關係也會變差。

有一句話叫:眾人拾柴火焰高。

一家人之間,總是勁往一處使,才會讓家越來越好的,如果都只講「做某些事不是本分」的話,那麼,這樣的親情還有意義嗎?

當然,話雖這樣說,但是我也要勸年輕小夫妻一句,如果老人願意伸出手、拉你一把,如果你也接受了老人幫帶孩子,那麼,就儘可能地去理解老人的處事方式和生活習慣,不能一邊用著人家,一邊又處處挑剔、嫌棄人家。

做兒媳的,不妨也想一想:如果你帶著孩子回娘家長住,你父母帶孩子的方式你全都能看得慣嗎?你和父母難道一句嘴不拌、一次架不吵嗎?

不能吧?

即便是再恩愛的夫妻,也有遇到分歧和互看生厭的時候,何況是沒有生活過的婆婆呢?

我自己帶過孩子,我婆婆和我母親也都幫我帶過孩子。

說實在的,老人在帶孩子上的確和年輕人會有差別,有時候老人的「封建」想法也很讓人生氣、鬱悶,但該溝通的還是要溝通,說一次不行就說兩次、說三次,再怎麼說,不管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姥姥,她們都是真心希望孩子好的,都絕不會去害孩子的。

我婆婆幫我帶孩子時,我沒想過她是幫我還是幫她兒子,也沒在意過她對我好、還是她兒子好,一來是我那時忙完工作回來後就陪孩子,沒心思去關注那麼多;二來是,我體會過一個人帶孩子的無助,能有老的幫我分擔,我很知足了,根本就沒‬想著再去期待太多。

當然,我母親幫帶孩子時,我先生也沒說過我母親是幫我這些話。

我們都很尊重對方的母親,儘管有時和媽媽們也會拌嘴,但沒給兩個媽說過狠話、重話,平日裡除了買菜錢,該給媽媽們買衣服、鞋子,該給的辛苦費(一月1500),全都會「表示」,雖然不算多,但兩個媽很開心,她們不捨得花,全都攢了下來,臨走前全都又給了我女兒。

所以,我一直是覺得,如果老人在我們難時,願意助一臂之力,那我們也要學會包容和接納,怎麼說呢,求人辦事,至少得有一個求人的態度,畢竟,孩子的爸媽才最應該對孩子負責,老人的幫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不能你一邊是使喚著老人,一邊又處處指責、埋怨老人。

真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是需要有點智慧的,尤其是婆媳之間,住在同一個屋檐下,難免有摩擦、有看不慣的地方,只是,遇到不值一提的「小缺點」時,儘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沒看見,實在不行,那就好好溝通,多和老人說幾遍就行了,而不是非得吵著鬧著飆狠話。

一個家,需要家裡的所有成員一起去付出的,只有大家齊心協力,這個家才會越來越和諧。

而家和,才最‬能萬事興。

上一頁
2/2
楓葉飛 • 139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9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宗先紀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宗先紀 • 4K次觀看
宗先紀 • 6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宗先紀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