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一旁看到這樣一幕,卻不站在我這邊,還說我怎麼大過年也跟兒媳置氣,更說我平時就是沒做好等等,親家夫妻倆在一旁也沒吭聲,好像也認為我是個壞婆婆。
當時看著自己受了委屈,還孤立無援的樣子,我的心就徹底涼了。這8年來,我付出了這麼多,換來的卻是這樣的對待。
當晚,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回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眼淚止不住地流。我想,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再委屈自己也不會有好結果。
第二天上午,我趁兒子兒媳還沒起床,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給兒子留了張紙條說,我回老家了,然後就拖著行李箱離開了。
離開兒子家後,我回到了自己的老房子,再也沒回兒子家,兒子也不止一次打電話來叫我回去幫忙看孩子,但我也沒回,叫他們給兩個孩子辦午托晚托,錢我出,但我就是不會回去伺候他們了。
到現在為止,已經一個人生活快兩個月了,感覺日子過得充實又快樂。回歸自己的生活後,我也終於明白,只有為自己而活,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經歷了這委屈又辛苦的8年「保姆式生活」,我也換來了兩個教訓:
其一,和子女保持一碗粥的距離很重要
曾經我一心想和兒子一家緊密相連,全方位照顧他們,卻忽略了彼此生活習慣、觀念的差異。就像和兒媳共處一室,作息、飲食喜好不同,日積月累矛盾叢生。往後啊,子女有需求,我會幫忙,但得保持適當距離,彼此都有空間,關係反而更融洽。
其二,不能無條件地為子女付出
過去這8年,我把自己的時間、精力乃至情感,毫無保留地傾注在兒子一家身上,換來的卻是他們的習以為常,不懂感恩。
老話說得好,「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過度付出只會讓子女不珍惜,覺得一切來得太容易。往後,我得先顧好自己,有條件地給予幫助,讓他們知曉我的不易,明白尊重的意義。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其他老人提個醒,別重蹈我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