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話讓我心裡更涼了一截。她娘家人有難處,她想著他們;可這些年,我一個寡婦在家,她什麼時候考慮過我?
我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慢慢地回憶起這些年她對我的態度。
我記得,孫子剛上小學那年,有一次學校組織家長會,兒子工作忙,兒媳也說自己抽不開身,就讓我去。我高高興興地去了,想著可以替孫子撐場面。可到了學校,其他孩子的家長都是爸爸媽媽,只有我是個奶奶。老師點名的時候,看著我一愣,問:「張晨的媽媽沒來嗎?」
我剛要解釋,旁邊一個家長笑著說:「他媽媽才不會來呢,她嫌棄老人家去丟人。」
這句話像一把刀一樣扎進我的心裡。我回家後問兒媳,她卻滿不在乎地說:「媽,您年紀大了,學校那種場合,還是讓我們年輕人去吧。」她的語氣裡帶著不耐煩,甚至有些嫌棄。
還有一次,孫子生病住院,我主動提出要去醫院照顧,可她直接拒絕了:「媽,醫院裡人太多,您年紀大了,別染上什麼病,我們自己能照顧好。」可後來我才知道,她的母親卻整天在醫院裡陪著,連夜都不回家。
我不止一次地想過,**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讓她對我這麼冷漠?**我沒有刁難過她,家裡的事情一向不過問,甚至他們買房的錢,我也出了十萬塊。可她始終對我冷若冰霜,仿佛我是個不相干的外人。
想到這裡,我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我看著她,語氣平靜地說:「晨晨考上好大學,我確實很高興。但你們的事情,還是你們自己解決吧。我年紀大了,錢也要留著養老。」
她的臉色瞬間變了,嘴角的笑容也僵住了,過了幾秒,她才低聲道:「媽,晨晨可是您的親孫子,他去北京讀書,以後前途無量,您不願意幫幫他嗎?」
我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當然希望晨晨有出息,可是劉芳,你知道嗎?這麼多年,你從來沒喊過我『媽』,在你心裡,我根本不是你的親人。現在你要錢了,才願意叫我一聲『媽』,你覺得,這一聲『媽』,值三十萬嗎?」
她的臉一下子漲紅了,嘴唇動了動,想要反駁,可最終什麼也沒說。
她沉默了一會兒,咬牙道:「媽,我知道以前是我做得不對,但這次真的不一樣,晨晨考上了好大學,這關係到他的未來……」
我苦笑了一下,打斷她的話:「晨晨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他以後一定能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但我也希望,你能明白一個道理——親情,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她愣住了,神色複雜地看著我,然後站起來,拿起她帶來的點心,低聲道:「那我就不打擾您了。」
她走後,我坐在沙發上,心裡五味雜陳。
我知道,這次拒絕,可能會徹底把我們之間的關係推向冰點,但我不後悔。二十年了,我一直在她的冷漠裡忍耐,今天,我終於為自己爭了一口氣。
幾天後,兒子給我打電話,聲音裡帶著幾分疲憊:「媽,晨晨的學費,我們自己想辦法吧。你別放在心上。」
我聽出了他的無奈,但我沒有再多說什麼。
後來,我聽說他們還是借到了錢,孫子順利去了北京上大學。只是,從那以後,兒媳更少回家,逢年過節也只是讓兒子帶著孫子來看看我,她自己從不過問。
我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冷漠,也不再期待什麼。
或許,有些感情,真的無法強求。
但至少,這一次,我不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