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最高境界:不能無方,但求無為

2018-09-15     曹強育     反饋

建立聯繫,在知識和技巧範疇,是指舉一反三的能力。孩子能在引導下,逐步學會擴展理解力和觀察力,把這個領域的知識點延伸到其他領域。

只有建立聯繫,才能有發散思維,在信息碰撞中產生新的想法和行動方向,即為原始創新力!

舉個例子。

很多人認為學習繪畫,就能讓孩子有創造力,其實不然。學畫畫,能讓孩子具備繪畫技巧,但這不是創造力,很多孩子只學會了臨摹。而有的孩子,就算不會畫畫,卻具備聯繫結構、圖像和空間的能力,有設計想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才是創造力。

▋為孩子營造創造力環境的六個原則

引導孩子建立聯繫,也就是為孩子營造創造力的環境和氛圍,可以遵循以下六個原則:

1、增加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力

找到並鼓勵孩子的興趣是發掘創造力的起點!讓孩子從小處著手,增加對生活的感受力!

比如,給孩子表達自己各類想法的時間;跟孩子討論周末計劃,問孩子想做什麼事情;用餐的菜品搭配也可以與孩子商量;不時問孩子有哪些心愿,商討如何達成,等等。

這些都能打開孩子的思維和行動力,也能了解和激發孩子的興趣。

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創造和玩樂的空間,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任何空間都能成為其創造環境,無論是花園草坪、遊樂場、臥室、廚房還是一個角落。

2、不輕易肯定/否定,家長學會開放式提問

孩子有新的想法,不要輕易否定,避免用定向的墨守陳規扼殺了孩子的創新思維。不要評價想法的好壞,而是問一些開放式問題,如:

你準備怎麼實施?

你想到幾種方案來做這件事?

我能為你做什麼?

你需要什麼幫助和材料?

3、做旁觀者,而非仲裁者

不用太在意孩子是否達成了目標,關注孩子實施創造力的進程。

科研顯示,若家長更注重孩子的認知過程,而非他們取得的成果,孩子的創造力會得到更明顯的長驅發展。因為如此一來,孩子更容易平和地理解過程中的經驗細節,打開思維。

父母做個旁觀者就好,不要對利弊優劣仲裁,對孩子的行為橫加干涉!

4、做幫助者,而非執行者

孩子想做什麼,讓其自己動手動腦,家長不要代辦。幫助孩子準備材料,看著孩子練習,提出建議,就可以了。

5、孩子永遠不需要同意你

給孩子機會表達各類想法,甚至是分歧,他無需同意你或任何人。培養孩子用多個方式解決同一個問題,讓孩子了解,任何局面都會有多種可能性和選擇。

6、允許孩子犯錯,是一切的前提

自信心、好奇心、堅持性、同理心、感知力,這些都是支持創造力形成的品格,要綜合培養。

很難想像,一個沒有自信的孩子,敢於表達與眾不同的創新想法。所以家長要在平日鼓勵孩子說出想法,並允許其犯錯,肯定其進步,幫助其建立自信。

現在流行「正面管教」。而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和善而堅定地相信孩子的能量,去引導而非幫著做選擇,與孩子一起完成自我修煉與提升。如果一句話來說正面管教的本質的話,不正是「不能無方,但求無為」嗎?

很多時候,成人對事情的解讀會不自覺地陷入循規蹈矩,阻礙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孩子反而不拘泥,有種天然的靈性。此時,我們要放開思維,理解並支持孩子!

參考來源

上一頁
2/2
玉兒 • 25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1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