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自律,取決於你的這6個教育習慣

2024-04-27     玉兒     反饋

前幾天和閨蜜聊天,談到教育孩子時她感慨道:

「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沒怎麼管,照樣學習長大,現在的孩子可真難教。」

其實,孩子始終是孩子,不同的是父母。

康德曾說過: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不能自我主宰的孩子,是很難從「他律」走向「自律」的。

孩子不自律,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下面6個教育習慣,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習慣一:

是「陪著」,還是「伴著」

之前,河南的7歲男孩小曹,在網上火了,並且得到了人民日報的點贊。

去年的小曹,還是個奶呼呼的小胖子,爸爸決定帶兒子跑步。

一年下來,小曹也從「3公里40分鐘」,實現了「3公里15分鐘」的提速,「小胖子」變成了「陽光小男孩」。

爸爸表示,在此期間,孩子有過哭鬧、想過放棄,最終,在他的陪伴下都完成了。

看過這樣一句話:每天高質量的陪伴,半小時遠勝於一天。

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如小曹這般幸運,能得到父母真正的陪伴。

有的父母,身在孩子旁,心在手機里(工作上);

有的父母,只是名副其實的「衣食父母」。

父母的世界,很大;而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切行為,都在無聲的呼喚著父母的關注。

孩子是否能從「他律」走向「自律」,高質量的陪伴,是第一道關。

陪伴在質,不在量。

哪怕每天抽出10分鐘,對孩子全身心地灌注,一年下來,孩子也能集齊一整「桶」的愛,去滋養他們的信心與堅定、專注與果敢。

習慣二:

是「安排」,還是「商量」

前兩年放假,我都會提前打聽,給孩子報一些培訓班,大多都會挑一些我認為對未來、對學習有益的課程。

然而,不僅效果不太理想,而且衝突不斷。

有了這幾年「出錢出力不討好」的經歷,今年我決定「躺平」,先讓他自己拿主意。

沒想到,孩子想的正好與我想的不謀而合,我再三確認、帶他試課,再報名。

2個月的課上下來,幾乎沒讓我操什麼心。

自然,孩子也有沮喪、耍賴、喊累的時候,不過,相對於我強加給他的,他能更快地回到正軌。

有位作家曾說過:

「人受到的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

然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的尊嚴上。」

「人受到的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

然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的尊嚴上。」

感受到尊重,是一個人行動力的源頭。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自律,而是缺乏自律的動力。

所以,請把孩子當成成年人一樣尊重。

讓他參與到家庭、生活的管理中來,承擔自我管理的責任,形成自我負責的閉環,而不是「我為你好」、「我安排你做」的填鴨。

習慣三:

是「說道理」,還是「重行為」

「跟你說了多少次,用完的東西歸回原處」;

「學習不好的孩子,也沒有好未來」;

「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

「跟你說了多少次,用完的東西歸回原處」;

「學習不好的孩子,也沒有好未來」;

「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

是不是時常感覺:孩子越大越難教,很多小事,說了無數次,他們既不聽,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對。

其實,不是的。

這是我們的「說教行為」陷入了「超限效應」。

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過多、過強,或時間過長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產生本能的逆反。

道理很簡單,如果僅僅用「說教」,就能影響一個人,那麼,便不會有那麼多教育衝突了。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說」。

需要掌握的原則是:

我們心甘情願做的事,便用行動做給孩子看;我們不願做的事,便用「結果」讓孩子去體會「後果」。

比如:

隨處丟棄的玩具,下次再玩時,自然是找不到的;

磨磨蹭蹭上學遲到,自然要遭到老師的「處罰」......

彼時,再用簡單的道理與耐心的講解,讓孩子體會到「自律」的好處。

習慣四:

是「權威式獎勵」,還是「平等式激發」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1/2
下一頁
玉兒 • 25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0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