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為了負擔家計,邊念書、邊工作;常常為了多省下一些錢寄回家裡,以致於早、午餐都只吃一個三明治夾起司,到晚上才煮些麵條並搭配超市冷凍的青豆及便宜的雞胗、鴨胗。
事後我才明白,原來自己長時間吃進許多可怕、有害健康的食物。
再加上老闆又是猶太人,對員工非常嚴苛,其身心承受的壓力自然可想而知。在那段工作緊張、沒有朋友,一天天重複著上班、下班及念書的日子中,健康情形自然每下愈況。
還好,後來癌症救了我。讓我有足夠的理由離開那樣的環境,找到生路。
生病,不是細胞叛逆,是自己無知對細胞加壓。
其實,身體發生疾病,並不是細胞叛逆,違反了主人的命令,而是主人無知,拚命對細胞加壓,卻不知道早已超過細胞能容忍的限度,於是細胞只好應變。
生病,不過是受不了委屈的細胞在喊救命而已。
如果把觀念改一改,承認生病該由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心生慚愧而努力自我反省,並以滿心歡喜和感恩的心情看待自己的改變,盡量善待自己的細胞,努力不讓它們受委屈。
如有需要,再配合適當的醫藥治療,那麼,即使病況已經相當嚴重,仍有很大的痊癒空間。
而且,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完全痊癒。若不善加調整觀念及生活、飲食,也可能再得病。
我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位已治好的鼻咽癌病人,26年來癌症沒再發,他去世後,其鼻咽組織仍看得到癌細胞,只是癌細胞被正常細胞包圍著而已。
所以,改善體內環境,使癌細胞沒法生長,是一輩子的功課,偷懶不得。

行動派 | 調整飲食習慣+改善體質
調整飲食習慣是改善體質最直接而快速的方法。
一般人的營養都是從嘴巴吃進去的。這是說,製造體內負責新陳代謝的每一個細胞的材料都是由飲食而來。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這麼說:你就是由你吃下去的食物變成的。
所以,如果飲食中充滿致癌性物質,日後又怎麼可能不患癌症?食品添加物是另外一個使食物的品質發生改變的因素。
因為食品添加物很多都是致癌物質,如果常吃加過工的食物,到底會同時吃進多少致癌物質,還真沒有辦法知道。
飲食的量也會影響營養。過去貧窮的時代吃得不夠,營養不良,當然會影響體質。
現在經濟情況良好,倒是吃得太多而造成營養不平衡,也累垮消化組織,引起所謂的文明病,像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症、糖尿病等等,使體質受到影響。
針對這些情形,要做的飲食習慣改變,原則上是:保持飲食平衡,不吃含有添加劑的食物,不吃腐敗食物,不吃肉類,多吃蔬菜、水果。

運動是改變體質的根本辦法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本來就具有抵禦外侵的毒物、或癌症的能力。
只是,身體的內在環境和身體外的大環境都有過多有害的因素,使身體這種免疫能力發生障礙,疾病和癌症才不可避免地發生。
而運動則可使身體內在環境的細胞,藉促進血液循環,以帶動氧氣和營養,反過來又使細胞增加活力。因此,人體的免疫力便能增加。
病後,我開始做的運動是爬山。
我說的爬山,並不真是爬高山,只是在那些有產業道路的小山走走。那時,憑良心說我並不喜歡爬山,可以說是被我丈夫強迫的。
每個星期日,他早就把背包、乾糧、水壺準備好了,然後把我拉起來上路。因為我的身體太過虛弱,爬那樣的山對我仍是件苦事。
他說我那段時期的爬山是,怕出太陽、怕下雨、怕吹風。
之所以會怕太陽,是因為經過治療後,我的體質很差,曬了太陽皮膚就會發癢。
之所以會怕下雨,是因為我怕感冒。經過治療,我的身體很差,簡直不能同別人比。
之所以會吹風怕走,是因為治療後我的血液循環很差,手腳常都冰冷,爬山時別人一爬就出汗,我卻要爬了半天身體才會熱,如果有風,則反而越走越冷,很受不了。
儘管這樣,我爬山時走時停,但時間累積下來,我還是嘗到了它給我的好處,我的健康竟然緩緩地進步。

經過不斷磨練,而今,我的爬山和走路的本領,已越來越有進步。現在,癢的問題已經不知不覺地消失,風雨對我來說也不是阻力。
補充氧氣,癌細胞會回歸正常
在實驗室養癌細胞,如果加氧,癌細胞就養不好,如果加二氧化碳,癌細胞就養得很好,這表示:
我們自己把體內環境弄到缺氧,細胞才無可奈何變成癌細胞來適應環境,如果把環境里的缺氧因素刪掉,補充氧份,其實癌細胞是會回歸正常的。
30年來,我看過無數病人,那些肯聽我話去爬山,甚至天天爬山的人,身體的改善都很明顯。
現在,每當我透過顯微鏡看到病人或友人的細胞顯出缺氧的狀況時,我都會提醒對方:「你的細胞缺氧,看起來很累,趕快去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