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爬山、走路、慢跑以外,我也曾花不少的時間做瑜伽、氣功和靜坐的鍛煉。
那些鍛煉,開始時,什麼成績都看不到,可是久了以後,身體還是在改善。不過,一般瑜伽老師不是要求學生「再彎一點,再彎一點」,就是以極快的速度教學。
事實上,瑜伽要做得好,慢及足夠的熱身運動是不可少的兩大要件。就像我自己就曾花了一個小時學「攤屍式」。
花兩年的時間學熱身運動,結果,身體不但愈來愈健康,感覺也較以往靈敏許多。每天運動四小時換取生活品質,超值!

笑、不生氣、正面看、放鬆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要克服病魔,還必須從心理層面下手,像笑、不生氣及以正面態度看待一切事情,還有學習放鬆,即是我這麼多年來能降服疾病的一大原因。
因為我知道,笑的時候,尤其是大笑的時候,身體內的細胞是放鬆的。細胞只有在完全放鬆的時候,才能圓圓潤潤,充滿活力。
剛開始學笑時,其實不是真心想笑,而是勉強去把嘴巴拉成笑的樣子,可是久而久之,心裡自然會加以配合,真的變得成天都開開心心的樣子。
得到癌症以後,學笑便成為我的生活課題之一。
有一次,一位病人眉頭深鎖地來找我,我看到她鬱鬱寡歡的樣子,便問陪同母親前來的小女孩,「你媽媽怕不怕癢?」小女孩說「怕癢。」於是,我稍稍地告訴女孩,「以後媽媽躺在床上的時候,你就搔她癢。」
結果,這位母親在每天大笑一回的情形下,慢慢地紆解了深鎖的眉頭。
生氣是別人做錯事,我懲罰自己
學習不生氣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功課。
因我為人耿直、又愛打抱不平,一看到不合理或不公平的事,拔刀相助的精神便來了。
自從我了解「生氣的定義是別人做錯事,自己懲罰自己」以後,我便開始努力去實踐讓自己不生氣,不過,積習難改,我的這個過程還是經過了四、五年,才看到一點點成績。
剛開始,別人挑釁我,我還是會馬上反應,接著便後悔;
然後,我會看到別人在挑釁,我會看到自己快要動氣,於是,馬上逃到看不到挑釁的地方,再慢慢調整自己的情緒;
然後,我漸漸不需要逃離現場也能壓住脾氣,可是還需要在心裡說:『你好可憐。』來平衡自己的情緒;現在,我什麼都看到,卻可以一直保持笑容。

假若病人得癌症
持正面的態度對疾病的療效有極大的影響。
像我得癌前期,由於挫折連連,對人生、前途無信心,療效不彰。但得癌後期,由於對人生、前途恢複信心,雖然沒有治療,身體卻反而慢慢好起來。
因此,自從我的健康進步了以後,除了我的專業,我最樂意做的一件事便是為癌症病人打氣。
每當一個垂頭喪氣,以為末日將至的癌症病人,被介紹來看我以後,往往經過一番疑問的解釋,尤其當他看到我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朝氣蓬勃地站在他的面前,他的信心便很容易地建立起來。
於是,這個垂著頭,苦著臉進來的病人,結果,卻能昂起頭,臉上充滿笑意地踏出我的辦公室。
我做的事並不是顯露奇蹟。只是,我讓那些癌症病人看到『希望』,讓他們的情緒,能很快從消極變為積極。

甚至有癌症患者來找我時,我會說「恭喜你得癌症」,對方一聽,自然會覺得莫名其妙,我解釋,「假如你不得癌症,怎麼會改變飲食習慣?怎麼會開始運動?又怎麼會學笑呢?
再說,從今天開始,你的生活會一天天地變好、一天天地有品質,這樣一來,怎麼會不值得恭喜?」
於是,對方一聽,果然對自己罹病的情形釋懷了許多。待患者情緒比較平穩地,要離開時,我又會說,「再恭喜你一次。」對方一聽,又是一頭霧水,「既然之前已經恭喜了,有什麼事還值得再恭喜一次?」
這時,我會不疾不徐地回答,「我把三十年來對抗癌症的養生經驗一下子交給你,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就這樣,對方帶著飽滿、知足的感覺離開。
改得越多,好得越快
這些年來,我不但看了不少癌症病人,更與其中一部份病人變成朋友,共同奮鬥,分享彼此的經驗,互相鼓勵,努力活下去。
我們發覺,活得超長及活得越有聲有色的人,往往都是勇於自省,及堅持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
「改得越多,改得越徹底,好得越快。」已經成了我們的原則。
營養是細胞藉以維生的資糧,如果天天吃下充滿抗生素及賀爾蒙的家畜肉類,細胞想不生病也不成。
充滿農藥及加工化學物質的食物,也會使細胞中毒。只有回歸自然,才能使細胞恢復生機。
運動的好處是使身體的循環順暢,把養分及氧氣帶到該去的地方,對生病的細胞,尤為重要。
如果選擇一兩種自己喜愛或適合的運動,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總有一天,成績會自然顯露出來。
心理的調適,極為重要
要知道,自己身體里的細胞,到底是聽自己的還是聽別人的呢?當然是聽自己的。
那麼,自己對細胞下達的命令,便不應下那些不利於細胞的命令,例如生氣、煩惱、消極......
細胞無外顧之憂,才較容易應付內患,對癌的免疫能力,才容易增加,才是根本解決癌症的辦法。
自我反省乃至身體力行,只要堅持,這些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而且,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所有疾病,甚至癌症,都會自動讓步,讓健康的細胞抬頭。
生命的長短,我們無法決定,但生活的品質,卻是可以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