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規矩的孩子早晚吃大虧:德國10條家庭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2020-06-03     匡彪堂     反饋

規則18:家庭氣氛和諧,才能教出性格平和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崗位任務之三:尊重優於權威。

不貶抑、不縱容,讓孩子自然成長。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

規則19:愛無敵!愛孩子就讓他知道,我不是撿來的……媽媽愛我嗎?愛要大聲說出來,讓孩子知道。

規則20:居高臨下、大聲訓斥、缺乏耐心,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將孩子視為個體,平等對待、相互尊重。

規則21:不干涉,多鼓勵,讓孩子自主學習。

規則22:即使孩子犯錯,也不能隨便訓斥,孩子也有尊嚴,不是孩子不成器,是教育出問題。

規則23: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規則24:尊重孩子的發言權,理解孩子的想法,對孩子說話時,要半蹲,眼睛相互對視。

規則25:應該給孩子的是愛,而不是傷害,愛與被愛是最可貴的能力。

規則26:尊重孩子的愛情。

規則27:缺少體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崗位任務之四:吃苦好過吃補。

適度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

和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德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出了名的強。

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

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

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很殘忍,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

規則2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磨練孩子非凡的勇氣和膽量,才能保護自己。

規則29:不讓孩子做家事,是害而不是愛!讓孩子體會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規則30:讓孩子瞭解社會的黑暗面,學會自我保護。

規則31:德國人的饑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規則32:給孩子的成人禮:嘗試一個人旅行。

規則33: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肯定孩子的優點,也別忘了檢討缺點。

規則34:讓孩子多吃點苦,長大後就不會受苦。

規則35:少量的衣物能保暖,大量的衣物是負擔。

崗位任務之五:規則大於寵愛。

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

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地說教,但是聰明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訂一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規則36:訂了規則,就要堅持下去,讓孩子按照協議行事,才是關鍵!

規則37: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長不要幫忙。

規則38: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會遵守規則。對待孩子,有兩個原則:事先約法三章,事後毫不妥協。

規則39:建立「能與不能、可以與不可以」的概念。

規則40: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規則41: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規則42:禮貌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培養的。沒有人會因為表現得有禮貌而出錯。

崗位任務之六:放養優於圈養。

這個不行、那個不准,怎麼教出好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

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園丁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例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給予孩子鼓勵、培養孩子的自我及主動爭取表現的精神等。

規則43:教育孩子獨立,不能捨不得。

規則44:培養好習慣,就能培養好性格,從小教起,從小事入手。

規則45:告訴孩子,不要斤斤計較、鑽牛角尖。教孩子學會原諒,寬容待人,到底誰對誰錯呢?「原諒」就是解答。

規則46:十分是進步,一分也是進步,孩子,你不笨,只是還沒有學會而已。

規則47:鼓勵和肯定是成長必需的雨露和陽光,培養自我意識,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規則48:如果孩子大聲說「不」,應該為他開心,鼓勵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勇於拒絕大人的要求。

規則49:不要將謙虛與表現自我混為一談,讓孩子學會表現自我、傳達熱情,教孩子敢於站出來、敢於唱出來、敢於說出來。

崗位任務之七:自由大於限制。

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大。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他們既不附屬於家長,也不依賴家長。

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

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

規則50:看到自己孩子的特點,也要看到別人孩子的特點,切記!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將兩個孩子的優缺點做比較,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規則51:不要把孩子的缺點與其他孩子的優點相比,貶低孩子,會讓孩子的自信歸零!不要貶低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向他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