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特別是在面對父母養老這件事上,大多都會本著報恩的心情,不想讓年邁的父母再受苦受累。
贍養父母,不僅僅是他們生養我們,更是他們給了我們很多的愛,所以,等他們老了的那天,照顧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結了婚,兩邊的父母可以說都能稱得上是自己的父母,有空了,多去看看他們,儘自己的一份心意,這也是可以的。
但是,你不能把贍養父母的責任推到另一半身上,更不能覺得對方理所應當的要陪著你承擔這份責任。
林子雨離婚了,這要是擱在兩年前,她根本就不會動這個念頭。結婚之前,她想過會跟公婆鬧不和,還提前和老公陳斌開玩笑地說,「要是我跟你媽吵架了,你可得幫著我點兒。」
她也想過會跟陳斌發生矛盾,但她的母親勸她,「夫妻嘛,床頭吵架床尾和,哪有不吵架的夫妻?有事沒事吵一吵,說不定你們感情還會越來越好呢。」
可以說,她為了結婚,能想的都想了。以至於她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神經質了,可她的婚姻竟然一個出嫁了的大姑姐,她隨意挑撥了幾句,居然就把她苦心經營的5年婚姻給瓦解了。

02
先來說說林子雨的大姑姐,她在娘家的時候,就經常惹是生非,公婆當時就很頭疼。尤其是嫁了人以後,在婆家也不知是真受了委屈,動不動就回娘家住幾天。
可離家出走的戲碼演的多了,她的丈夫,公婆,也不再上門來勸她回去好好過日子了。這不,林子雨離婚的前幾天,她還因為賣菜的事,跟婆婆大吵一架,在娘家愣是住了快半個月也沒人來接她。
作為旁觀者,林子雨也是心疼大姑姐,看她帶著孩子來來回回的折騰,加上她也聽說大姑姐的丈夫不是什麼忠於婚姻的好男人,就在一旁勸她,實在過不下去了,還是離婚的好。
哪成想,就是這句好心的勸慰,竟然被大姑姐懷恨在心了。而且,這話不知怎麼被大姑姐的婆家給聽了去,他們從那以後,對林子雨就沒什麼好臉,當著面說她是攪屎棍,別人的家事她瞎摻和什麼。
大姑姐非但不替她辯解,還附和道,「你指定是看我嫁的比你好,嫉妒我,才在那裡攛掇著我離婚,也不想想,我怎麼會上了你的當。」
這話說的林子雨無言以對,她也時常提醒自己,不要跟大姑姐有過多的來往,哪怕見了面,也不要多說話。

03
可奈何她是陳斌的親姐姐,即使林子雨沒有跟公婆一起住,她也經常來他們家串門。每次都會把她看中的東西直接不打招呼的拿走,有時候也會來住上幾天。
大姑姐來他們家住,就算林子雨心裡有怨言,可陳斌不願意看著親姐姐在外面吃苦,更不會把她趕走。林子雨也是沒什麼好辦法,讓大姑姐離開他們的家。
說實在的,林子雨他們家的經濟能力也是很有限,結婚的時候,光房子的貸款都好幾十萬,加上孩子出生,哪裡都需要用錢。所以,日子過得也是有些緊巴。
好在她跟陳斌都是願意吃苦的人,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兩個人的名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小生意。日子眼看著苦盡甘來,終於能好好享受生活了。
大姑姐也是知道他們家的情況的,所以,從他們日子有所好轉的時候,就經常在弟弟跟前吹耳邊風,「你們日子好過了,可咱爸咱媽在老家,依舊沒少吃苦,你們哪有臉來享受生活呢?」
這種話聽的多了,陳斌心裡也是有些難受,便跟林子雨商量,要不給父母打些生活費?
林子雨覺得這沒什麼不對,他們日子過得好了,也該想想孝敬父母的事了。但是,她提了個要求,兩邊都是父母,要給生活費,那得一碗水端平。

04
陳斌倒也沒反對,他們倆商定,每月給各自的父母打去2000元錢。可這事被大姑姐知道了以後,她很不高興,當著小兩口的面說道,「你們倒是好意思啊?哪有用錢來孝敬父母的,你看看人家的兒媳,都是把公婆接到跟前,好好伺候的。」
確實,大姑姐從結了婚開始,就跟公婆同住一個屋檐下。她伺候公婆的日子並不少,看到林子雨清閒的模樣,她心裡不平衡。
「我爸媽心軟,根本就不捨得別人在他們那裡受委屈。又是怕兒子日子不好過,又是怕兒媳給他們找氣受,你說說哪有這麼好說話的公婆呀?我不管,有我在這個家一天,弟媳婦就不能比我過的舒坦。我要伺候公婆,她也得伺候,誰都別想偷懶。」
趁著快要過年的當口,大姑姐沒有跟陳斌和林子雨商量,就把父母從老家接了過來。
於是,當天下班以後,林子雨就看到坐在沙發上的公婆。大姑姐一見到她回來,就連忙說,「你趕快去給我爸媽收拾個房間,他們以後可是要常住的。還有啊,你跟我弟的生意,你就別忙活了,明天起,就在家裡好好伺候公婆,當個好兒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