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結婚前都十分慎重考慮,比如這個男人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又或者他的家人好不好相處,感情就算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只要家人這一關過不了就是白搭。而婆媳之間的矛盾從來都是扯不清的亂麻,結婚後因為兩代人的溝通欠缺,或者生活習慣不合拍,總之矛盾的根源花樣百出。
若說婆婆是老娘,來了新娘,這老娘自然深感危機,這關係處好了家和萬事興,相處不好便是雞毛天上飛。就像故事裡的劉潔和他的丈夫陳偉。

劉潔和陳偉是經過同事撮合認識的,劉潔大陳偉一歲,快要奔三了,兩邊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早點成家。陳偉的家庭有點特殊,在小的時候,父親拋小了陳偉母子跟別的女人跑了,留下陳偉母親帶著他一個人生活。陳偉父親還算有點良心,走之前丟了一半的錢給她們母子,後來這麼多年,都是靠陳偉母親一個人打三份工熬過來的。
陳偉也算是優秀,對得起母親的辛勞,大學畢業後,陳偉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雖然供不起房子,但是租一個不錯的公寓綽綽有餘,便把母親接過來一起生活。所以在生活中,陳偉十分尊重母親的想法,只因為自己對母親抱有感恩之情,他體諒母親的含辛茹苦,所以母親說的話他十有八九都會遵照。
其實雙方父母見面的時候,劉潔的父母對陳偉家庭並不是很滿意。在她們眼裡,陳偉的母親是偉大的,這麼多年一個人扛過來,既當爹又當媽的,實在是不容易,只是這樣的家庭太特殊,他們怕自己女兒嫁過去吃虧。
其實作為一般的父母,會這樣想也很正常,畢竟陳偉家庭的特殊性就擺在眼前的。尤其是在談彩禮的時候,陳偉母親那副果斷,規劃有理有據的模樣給劉潔父母更多的考慮,或許女兒這個未來婆婆,是個不好相處的主兒。
而且這個兒子看起來也是個聽媽話的,要是以後家裡鬧矛盾了,肯定端不平一碗水,指不定向著他媽說話。劉潔得知了父母的擔憂,讓他們不要多想,陳偉只是尊重他的母親罷了,這麼孝順的男人,嫁給他錯不了的。
看著女兒和陳偉情投意合,做父母的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或許真的如女兒所說,只是自己想多了呢?經過商談,兩家人敲定了婚期,並且定下了彩禮,至於房子,劉潔父母考慮到陳偉家庭的特殊性,於是決定把彩禮作為房子首付,嫁妝作為房子後續裝修家具置辦,以後小兩口一起還房貸。

就這樣,小兩口帶著婆婆一起住進了新房。劉潔的家庭算好的,從下就沒缺吃喝,所以自己也喜歡買些化妝品包包什麼的,結婚後,劉潔還喜歡不時還買新化妝品補充。劉潔隔三差五的拿快遞,有時候大包小包的回家,婆婆看見了總是皺著眉頭。
吃飯的時候,婆婆問兒子,說:「你們最近發財了?怎麼我見潔兒每天大包小包的。」陳偉老實回答說是快遞而已。晚上睡覺時候,陳偉有些欲言又止,劉潔看出了丈夫的端倪,詢問他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陳偉想了想說道:「也沒啥,就是咱媽覺得你花錢太沒節制,我們剛結婚,還要錢過日子的。」
劉潔就不樂意了,這是自己的賺的錢,平時花點小錢打扮自己也不可以嗎?她說:「你媽未免有些不講道理了吧。」陳偉看劉潔有些不開心,抱著她勸道:「咱媽之前為了供我省吃儉用慣了,你忍忍,別和她計較。」
每次劉潔都看在婆婆不容易,體諒她這前半生吃的苦,只要婆婆抱怨她時,自己忍忍也就過去了。可是人就算再怎麼忍耐,都還是有個度的,若是一枚被觸及底線,時間久了也會如山洪潰堤。
結婚一年來,婆婆一直希望劉潔能懷孕生個孩子,自己能提前感受下做奶奶的樂趣,所以總是有意無意提醒劉潔把事情辦了。劉潔不是不清楚,只是這一年來他們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都不管用,每次婆婆詢問起來,她丈夫陳偉就說沒辦法。
婆婆是個急脾氣,見孫子沒個著落,便出去打聽偏方。在小區里有個棋牌活動室,婆婆閒下來愛去那搓搓牌啥的,順便打聽下別人家媳婦兒怎麼懷的孩子。這下好了,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劉潔懷不上孩子,婆婆還添油加醋的形容劉潔是個不會下蛋的雞,每次劉潔出入小區,都會被人在後頭當個笑柄。

劉潔也是個要面子的姑娘,除了上班的時候要應付職場上的人情冷暖,就連下了班回家也要看人臉色,想到這,心裡便十分委屈。由於找不到出氣地方,所以劉潔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不吃飯,獨自生悶氣。
陳偉回家後聽母親說劉潔又發脾氣了,很難伺候什麼的話,便讓她趕緊閉嘴,說這麼大聲劉潔聽了不好想。婆婆越說越起勁,一個勁問陳偉自己說錯了嗎?自己這一年為你們小兩口忙裡忙外,她倒好,連讓自己抱孫子的心愿都不能滿足。
這就是婆婆的最大毛病,每次說到點子上的時候,都會把自己的辛勞,怎麼不容易等種種往事都說出來,可陳偉又是個孝順的,只要聽見這些說辭,就什麼都不管了,直接偏向母親。
陳偉回到房裡拉著劉潔的手,好言好語勸著說:「咱媽脾氣就這樣,你也是知道的。」看劉潔眼神冷冷的,陳偉嘆了口氣說:「老婆,咱媽養我不容易,她說什麼你都忍一忍吧,就當是為了我。」一聽為了我,劉潔徹底被激怒了,她想起這麼多些時日來受的婆婆氣,也忍不了了,劉潔說:「做不到!你找個脾氣好的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