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8鳳尾蕨
鳳尾蕨 ,別名:雞腳爪、鳳尾草,壁腳草、五指草,在井欄邊、石縫、牆根等陰濕處常見其蹤影。


功能主治:農戶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9海金沙
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4m。根莖細而匍匐,被細柔毛。莖細弱、呈乾草色,有白色微毛。葉為1-2回羽狀複葉,孢子囊生於能育羽片的背面,孢子囊多在夏秋季產生。藥用部分為乾燥成熟的孢子或全草。

功能主治: 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用於熱淋、砂淋、血淋、尿道澀痛。
10白毛藤
白毛藤又叫胡毛藤,多年蔓生植物,莖長達4-5米,基部木質化,上部草質,具細毛。葉互生,兩面均有白色細毛散生,花期9~10月。果期11月。這是「胡毛藤」的花和果實。


功能主治:全株均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祛風、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瘧疾、黃疸、水腫、淋病、風濕關節痛、丹毒、疔瘡等症。
11龍牙草
龍牙草又名仙鶴草、地仙草,為薔薇科龍牙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通稱,高30-100c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橫走,圓柱形,秋末自先端生一圓錐形向上彎曲的白色科芽。莖直立。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大小不等,花期7-8月,花淺黃色。分布於荒地、山坡、路彎、草地。以地上部分入藥,稱為仙鶴草,夏秋採收,其芽也入藥。


性味:苦、澀,溫。有止血,強心,強壯,止痢及消炎作用。
功能主治:脫力勞乏,婦女月經不調,紅崩白帶,胃寒腹痛,赤白痢疾,吐血,咯血,腸風、尿血、子宮出血,十二指腸出血等症,全草提取仙鶴草素為止血藥。
12爬藤榕
小號牛奶仔、山牛奶,常綠攀援灌木,長2-10m。小枝幼時被微毛。葉互生;葉柄長5-10mm;托葉披針形;葉片革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9cm,寬1-3cm,花期5-10月。牛奶子的枝條和葉子折斷時,有白色液體流出,狀如牛奶。


藥用部位:爬藤榕的根、莖。用「牛奶仔」燉豬腳,好吃又強身。
功能主治:內服:水煎或燉肉,30-60g。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主治神經性頭痛、小兒驚風、胃痛、跌打損傷,慢性關節痛風。
13山蒼籽
山姜子,畢澄茄,山椒子,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8米;幼樹樹皮黃綠色,光滑,老樹樹皮灰褐色。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5—9月。花,果,根均可入藥。山蒼籽油塗抹皮膚,可預防蚊蟲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