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就是獨斷獨航,但最悲慘的卻是回頭無岸。」——哥倫布
哥倫布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他在1492年10月12日的時候發現了「新大陸」。
雖說此人並非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但他的航海確實給歐美地區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不過對於哥倫布航海這一事件,很多人也存在這樣的一個疑問:他在海上航行了兩個月零九天後,終於發現了新大陸,但此舉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呢?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哥倫布此人。據悉他的全名為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義大利非常有名的探險家。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學者也將他稱為「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此人在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在一個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


或許因為這一次他並沒有到達計劃中的日本,因此他又進行了後來的三次航行。
而在這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先後經過了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


對於當時的哥倫布而言,這些土地都屬於無主之物,因此他在到達這些地方之後,第一時間宣布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後來到1506年5月20日的時候,哥倫布去世,他與航海打了一輩子交道,對現代西方國家的歷史發展具有難以估量的影響。


彼時哥倫布已經成功發現了美洲大陸,不過因為他將美洲誤認為是印度,於是便以「印第安人」為名稱呼當地土著。
而他發現新大陸的行為也順利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線。這些新航線對未來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從人們得知美洲大陸的存在之後,國際上也出現了人口流向拉美地區的遷移熱潮。
可以說如果不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那麼世界文化想要進行全新階段的交融碰撞,時間方面可能還要晚上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