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兩個字,好運不請自來

2021-12-23     司馬懿     反饋

俗話說:「男戴觀音女戴佛」,日常生活中,大家為求清吉平安大多會隨身帶一些飾品,可能大家對帶的佛有很多選擇,可能是佛祖,可能是彌勒佛,可能是別的,但是對於觀音的解釋肯定只有一個,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也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菩薩。 但是拜菩薩的時候,如果不知道如何拜,也是沒有效果的。拜菩薩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個字,如果不念這兩個字的話,都是徒勞無功的。 這兩個字就是「慈悲」。《大智度論》中對慈悲有這樣的解釋:慈者,濟喜;悲者,拔苦。慈就是給眾生帶來關愛,悲就是為眾生帶走苦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就由此而來,慈悲就是他對眾生的愛。 01 慈:「慈」指帶給他人利益和幸福

慈是對眾生的關愛,如同母親對子女的愛,視眾生為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給他們帶去利益與幸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對子女的愛,就是最天然的慈,是發自內心的寬容與理解,這樣的寬容和理解就能給他人帶來利益和幸福。在社會上,對眾生的仁慈,終將返回到我們身上,種善因得善果,你播撒出去的仁慈之心,也會在反映到你周邊的人身上。 如果人人都用一個慈愛的心去包容關愛他人,那麼每個人都將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當一個社會都被美好所包圍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氛圍也就會變得正能量,積極向上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盤圭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但是他的弟子中卻有一個喜歡偷盜,多次教誨卻依然如故,有一次被人抓到送上門來,禪師還是原諒了他。結果不久之後卻又被抓了,他的其他弟子都憤怒的讓禪師將偷盜者逐出師門,但是禪師依然拒絕了。 禪師說道「你們能明辨是非,都學得很好了,都可以出師了,可是他依然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去教他,那麼誰還能管教他呢?因為他比你們更需要我的教誨」禪師說完,眾人都平靜了下來,唯有偷盜者早已熱淚盈眶了。

生活中,我們也要保有一個仁慈之心,用一個平等的關愛之心,去關心,呵護,愛護身邊的一切,不要憎恨世界,不要憤世嫉俗,用一個平和的心態,去發現眾生的美麗,感受萬事萬物的美好,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光明的存在。 就如那句話說的一樣「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會有星星的閃耀,當你用一顆慈愛的心去感受周遭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會慢慢被改變,會越來越好。02 悲:「悲」指掃除他人心中的悲傷

「悲」就是要我們感受眾生的痛苦,憐憫眾生,掃除他人心中的悲傷,拔除心中的煩惱和痛苦。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為他人的悲傷而悲傷,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用自己的內心理解他人。但是很多人並不具有這樣一顆同理心,有這樣一句話,「眾生的悲苦並不相通,有人覺得歡快,有人覺得悲傷,我卻只覺得他們吵鬧。」 其實,能夠感受他人的悲傷與痛苦,用自己的內心去安慰他人,這是一種博大的愛,每用內心的力量帶走一個人的悲傷,你的內心便強大一分。 我們常說渡人渡己,每用一次內心的力量就是在渡一次人,也是在渡自己。這樣的同理心,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地知曉他人需求,在與他人協作更順利,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因為合作肯定比單打獨鬥更好,同理心帶來的是雙贏,能夠有效地減少矛盾和衝突,就像是潤滑劑一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順暢,社會運行更加健康。 而要擁有這樣一個同理心,我們平時在看到任何人,遇到任何事的時候,都要多想想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這麼做的原因,從他人的角度理解問題,看待世界。就如同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這樣做多了,才能夠感同身受,才能走進別人的心,為他人掃除心中的悲。

我們去寺廟拜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也不要忘了他的前綴——「大慈大悲」,只有理解了「慈悲」的含義,感受慈悲的正解,向菩薩靠近,你就能獲得好運,但是這個好運不是你求來的,而是自己修行得來的。 菩薩沒有直接給我們好運,但是他把如何獲得好運方法早已經寫就在了「慈悲」這兩個字中,感眾生之苦,解眾生之悲,當你真正理解「慈悲」是什麼,你就知道了如何才能去愛眾生,才能感受到眾生對你的愛。 拜菩薩之前,好好問問自己能為他人做什麼,而不是問菩薩能為自己帶來什麼,這才是「慈悲」的正解,只有用一個利盡蒼生的心去拜菩薩,才能得到真正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