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把這5句話掛在嘴邊,養出一個內心富足的孩子

2022-09-23     玉兒     反饋

「你來幫幫我好嗎?」

一位媽媽曾經發朋友圈夸孩子:

她的腳扭傷了,從醫院回家對兒子說:「最近這段時間,要拜託你了哦。」

結果驚喜地發現,兒子突然變得懂事了,給她端水送藥,跑前跑後,活生生一個「小暖男」。

同樣是生病,有的媽媽還要強撐著給孩子做飯,結果孩子不僅不領情,還嫌媽媽做得慢,嫌飯菜不好吃。

這種時候,我們能全怪孩子不懂事嗎?

我們可曾讓孩子明白過:你也需要他的愛?

很多大人替孩子扛住一切,努力變得強大,不捨得讓孩子替自己分擔一點點,幾乎是下意識地剝奪了孩子愛的機會。

最後大人越全能,越強,孩子就越弱,越想依賴。

愛是一種能力,教育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人。

如何教呢?

要製造機會,讓孩子來關心我們,適當地向孩子尋求幫助,給孩子機會去幫助你,讓他體驗到被需要的感覺。

你可以對孩子說:

「媽媽拎不動,你幫幫媽媽好嗎?」

「媽媽忙不過來,你可以過來幫我擇擇菜嗎?」

孩子看到媽媽也有需要照顧的時候,強烈的責任感會讓他們變得更有擔當。

如果孩子做得好,你再表達感謝,會更加強化孩子的行為。

「謝謝寶貝的幫忙,有你就是不一樣!」

孩子會不會愛別人,真的得看父母怎麼教。

「我愛你」

中國人習慣了含蓄,內心有愛,但不一定會說出來。

有報紙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發現有80%的孩子想對爸媽說「我愛你」卻說不出口,愛你在心口難開。

孩子鮮少對父母說我愛你,父母也好不到哪裡去。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越來越不會直接口頭表達對孩子的愛,在這一點上,爸爸們似乎更加「矜持」。

在紀錄片《幼兒園》中有過一段簡短的採訪,記者問孩子:「聽沒聽過媽媽說我愛你」。

孩子茫然地搖頭說著沒有。記者隨後提問另外一個孩子:「你會對什麼人說我愛你?」

這個孩子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那個噁心」。

「我愛你」被孩子認為是一種肉麻、噁心的表達,這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愛的表達太過陌生。

在父母眼中,切切實實地行動比說說更重要,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愛的表達非常重要。

當孩子遇到困難,對他說:「別怕,我們愛你,我們在你身後支持你!」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及時說:「我愛你,但是錯了的事情就好好改正。

當孩子成功了,請說:「我愛你,我們為你感到驕傲。」

這樣的話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孩子成長中遭遇再大的困難,也能守住心理防線。

孫瑞雪老師曾說:「(對孩子說『我愛你』)也許你說不出口,不習慣說,沒有人對你說過。那麼就學習著說,或者假裝說,這比不說要好,假裝說1000 遍後, 假裝的成分就轉成了自然說,如此越來越有感覺。」

愛要大聲說出來,要讓孩子感受到。

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睡前進行了一項特別的辯論,那就是誰愛誰多一點。

小兔子用它誇張的動作和僅有的詞彙認真地告訴大兔子:「我好愛你」,但是大兔子每一次的答案都能勝過小兔子。

故事的最後,大兔子說了一句:「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再從月亮繞回來。」

這句發自肺腑的我愛你,感動了許多小朋友。

愛是需要表達的,我愛你這句話的分量,遠遠比你想像中大得多。

唯有愛,才能真正養育出一個內心富足的孩子。

上一頁
2/2
玉兒 • 25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1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