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講究? 看懂才明白:太有智慧了

2022-12-22     司馬懿     反饋

過去農村的木工可是一項體面的手藝活,其祖師爺魯班不僅把精細的做工工藝流傳下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生活經驗及世俗文化也影響著木匠們做活的規矩,他們不僅考慮每種木材的材質特性,還考慮到不同器具使用場景及世俗常識。

例如因為人們都嚮往美好,萬事都圖個吉利,所以過去的農村老木匠在傳藝時經常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就是說的是這些器具的尺寸講究。

過去農村木匠說的尺寸主要是尺,具體來講,「凳不離三」是指做長條木凳時長度的末位一定要帶一個「三」數,如二尺三,四尺三等,取自「桃園三結義」,「三」有忠義的象徵。

「門不離五」,農村做門無論大小寬窄,其尺寸末尾數都離不開「五」,象徵「五福臨門」之意。「床不離七」,七同妻諧音,男人做床都希望和妻子一起同床,如果沒有七,怕找不到老婆。所以床板一般在二尺七寸,雙人的床也要四尺五寸七,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棺不離八」,過去農村做棺材,一般都是八尺,「八」同「發」諧音,有升官發財的寓意。「桌不離九」,過去農村吃飯都是八仙桌之類的方桌,它的邊長及高度都講究要有「九」,寓意為吃飯不離酒,有熱情待客之意。

當然現在農村的傢具跟城裡都差不多了,追時髦的農村人對過去的這些老講究都不在乎了,美觀與舒適才是他們最講究的。

文章來源:搜狐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