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幸福,不是得到,而是一種境界

2023-10-23     不留名     反饋

因為父母對他有很高的期待,壓力過於沉重,他口中的「無所謂」成了逃避壓力時說服自己的藉口。

在拖延和逃避中,他漸漸失去了信心,不願再去面對和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拖延的背後,是逃避和害怕,逃避失敗後的挫敗感,害怕他人的打擊和嘲諷。

那我們要如何擺脫拖延呢?

陳海賢提到,你要告訴自己,自己只是一個凡人,接納自己的不足,愛自己。在拖延之後,用自我激勵代替自我譴責,提醒自己能夠做得更好。

同時,不把上一次的拖延看作需要償還的欠債,而把它看作一個結束。帶著新的目標輕裝上陣,重新出發。

在茲心看來,拖延,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我們要接納自己所有的不足,不苛責自己的失敗,更不要讓拖延的怪圈干擾你的生活。

專注於享受過程,擺正心態,而非預想過於圓滿的結果,也不必給自己過大的壓力。

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不完美,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讓拖延毀掉你的人生。

4、勇敢愛自己,方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自從原生家庭的概念被普及之後,越來越多人把自身的問題歸咎到父母身上。

陳海賢認為,童年時期父母的爭吵、忽視、溺愛和控制,確實會影響我們的人格,但這也讓我們從生活的承擔者,變成無辜的受害者。

很多人忽視了,我們的父母也受時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長環境和社會地位的影響,有時候他們並非不想愛孩子,只是不會,意識不到問題,傷害而不自知。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面,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是個典型的「為你好」式母親,和丈夫離婚後,把所有的愛一股腦都給了女兒。

強勢、固執、望女成龍,令人無法喘息,最後逼得女兒英子要自殺。

實際上,她比任何人都愛女兒,卻也用自己的愛傷害了女兒。

對於原生家庭,每個人都無法選擇,也並不是每對父母都有資格稱之為父母。

陳海賢認為,面對原生家庭的影響,一味地抱怨、苛責,並不能改變什麼。

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餘生心懷感恩,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努力克服這些自身缺陷。

面對不完美的父母,除了憤怒和原諒之外,我們還能悲傷。

悲傷能幫助我們從憤怒中解脫,把我們從受害者變成對自己生活負責的獨立人,悲傷還可以滋長愛和同情,能給父母,也能給曾經弱小的自己。

在茲心看來,接納父母不代表認可,或者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世間萬物不以你的個人意志為轉移。

人生的劇本,父母為我們寫好了開頭,剩下的,我們可以自己編寫,一字一句地,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畫出心中的那個圓。

我們要學著理解和原諒,我們也要學著自我成長。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不論如何都不要放棄自己,沒有人比你更愛自己。

楊絳先生說過: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

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真正擁有幸福的人,不和自己較勁,不陷入與他人對比,看淡生活的得失,享受自己擁有的一切。

願每個人在歷經世事後,能與生活和解,擁有自己的小確幸人生。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