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飯局讓我頓悟:沒有規矩的家庭,比貧窮更可怕

2024-02-23     玉兒     反饋

「北京版孫小果」的案件曾轟動全網。

涉事者郭文思的經歷令人咋舌,身為北京某211大學的一名學生,本該有著光明的前途,卻兩次入獄,最終死刑。

第一次入獄是因為掐死女友被判無期,在父母托關係的「努力」下,14年後,他從無期徒刑到減刑出獄。

第二次入獄是在出獄後的8個月後,2020年疫情時期,他在超市排隊結帳時摘下口罩,被一位熱心大爺勸阻,隨後便亂拳打死大爺,最終被執行死刑。

他從小被全家過度寵溺,父母留給他最多的是錢,每次逾越規矩底線後,父母都會幫他收拾殘局。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他缺乏正確引導和約束,性格嬌縱跋扈,總是習慣用非常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及他覺得有問題的人。

教育不僅僅是傳遞知識、培養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郭文思的經歷,讓我頓悟什麼叫做教育具有長期性和滯後性特點。

正如孫立哲在《想念史鐵生》這本書中寫到的一句話:

「一個人十三四歲的夏天,在路上撿到一支真槍。

因為年少無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機。沒有人死,也沒有人受傷。

他認為自己開了空槍,後來在他三十歲或者更老,走在路上聽到背後有隱隱約約的風聲,他停下來轉過身去,子彈正中眉心。」

「一個人十三四歲的夏天,在路上撿到一支真槍。

因為年少無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機。沒有人死,也沒有人受傷。

他認為自己開了空槍,後來在他三十歲或者更老,走在路上聽到背後有隱隱約約的風聲,他停下來轉過身去,子彈正中眉心。」

這裡的「槍」指的就是年少時不斷任其發展不斷惡化的壞習慣。

當別人質問你「為什麼不訓誡孩子」時,總有一些家長以自己忙,要賺錢養家,沒時間沒精力管教孩子為由。

一句「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孩子有多難管」似乎成為了一些不合格父母擺脫教育責任的託辭。

可現實是「等孩子闖了大禍,等你真的失去了孩子,一切都於事無補」。

孩子在你身邊時,你捨不得批評孩子,等孩子進入社會後,總有人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在規矩面前,人人平等,它是成長路上的紅綠燈,遵守交通規則的人才能避免被馬路上疾馳的車輛撞飛,安全前行,抵達下一個目的地。

03

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嚴守規矩、獎懲分明、有管有教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里就這樣告誡過後人: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意思是說,父子間的關係要嚴肅,不可過分親昵;骨肉間的親情之愛,不可簡慢不拘禮節。不拘禮節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過分親昵就會產生放肆不敬之心。

中國古代,名人名家立下家訓家規作為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不勝枚舉,層出不窮地培養出了出色的子女,以致家族興旺發達。

曾國藩的《家訓》堪稱最全家訓,勤奮、簡樸、求學、務實的家風一直被曾家後人所傳承;

諸葛亮寫下《誡子書》,勸勉兒子勤學立志,戒驕戒躁;

司馬光尤為注重子女自律自立意識的養成,一篇《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儉能立名,侈必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力,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梁啟超的《家書》堪稱教育典範,在他的教育和引導下,九個子女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還成就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

如今很多家庭,教育孩子時沒有規矩而立,毫無原則可遵守,才導致很多孩子對長輩無禮無節、對父母反目成仇、對老師勢如水火。

新聞上「媽媽當街下跪兒子求上學」「女兒地鐵踹媽媽」「孫子為打遊戲刺傷爺爺」等類似事件頻發。

人民日報刊文指出:愛與規矩並行,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教。

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就是嚴守規矩、獎懲分明、有管有教。

有些規矩你不教給孩子,就沒人教給他,這份最全「家規」,請各位家長收藏:

(一)餐桌家規

1. 筷子不能立在飯中間;

2. 吃完飯後要幫忙收拾;

3. 不能在餐桌上沉迷手機;

4. 吃飯不要在盤子裡挑來挑去;

5. 長輩不動筷,晚輩不得先吃;

玉兒 • 25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1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5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