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大嫂認識那天,她穿著一件黑色起球的毛衣,懷裡抱著不到一歲的孩子,看到我時笑了笑。
她話不多,我們一塊吃飯的時候,婆婆不停地給我夾菜,招呼我多吃一點。
大嫂端碗坐在旁邊喂孩子吃飯。

我想招呼大嫂多吃一點,婆婆說:你大嫂要先喂孩子,你吃好就行,她又不是小孩子,還能餓著她?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漸漸意識到婆婆對我和大嫂的態度是不同的。
我們沒有和公婆分家,婚後也是住在一起。
大嫂每天很勤快,早早起床做飯,收拾家裡。
我什麼家務活都不用做,本來有些過意不去,婆婆安慰我放寬心。
大嫂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多做點家務沒什麼。 大嫂明明很勤快了,可婆婆總是能從一些小事上挑出毛病,而我只是刷個碗,婆婆都能在村裡炫耀好幾天。
我曾問過我老公,婆婆對我和大嫂的態度為什麼不同?
老公說,大嫂從小就被父母送到別人家寄養,雖然後來回到自己家了,但是父母眼裡根本沒有她。
大嫂嫁過來的時候,婆婆沒有給聘金,大嫂的娘家也沒有陪嫁嫁妝,婆婆為這事生了很大的氣,所以後來對大嫂的態度也不好。

我比大嫂晚成家2年,不過婆婆給了40萬的聘金,我娘家陪嫁了5萬塊的傢具家電。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還是有娘家人撐腰好,在婆婆面前也能得到重視。
我們住在一起時,婆婆會當著大嫂的面誇我,背地裡也會告訴我,我比我大嫂優秀多了,將來有她和公公幫襯我們家,我們家的日子肯定比大嫂家的日子過得好。
雖然當時聽了這句話,心裡多少有點心疼大嫂。
但是公婆願意對我好,我求之不得,所以這份心疼和愧疚,便慢慢淡漠了。
大嫂帶孩子的時候,婆婆從來沒有搭把手,我懷孕的時候,婆婆對我比親媽對我還上心,孩子出生後,婆婆更是把我和孩子照顧地無微不至,有時候還使喚大嫂給我兒子洗尿布和衣服。

大嫂雖然不愛說話,但時間長了難免有情緒,兒子三歲時,公婆出了一些錢,我父母也出了一些錢,我們在城裡買了房子 ,搬到城裡住了。
大嫂不想在家住,便帶著孩子和大哥一塊去外地打工了。
搬到城裡後,婆婆幫我帶孩子,公公在工地上班,我和老公都工作,家裡平時的開銷都是婆婆出,所以我們家的小日子過得輕鬆又安逸。
我偶爾聽別人說,大嫂帶著孩子過得很辛苦。
一家三口為了省錢,住的出租屋只有一小扇窗戶,屋裡有些潮濕和陰暗,孩子住不習慣,身上起了許多疹子。

我和大嫂見面的時間不多,過年的時候我們回老家,會在一起吃幾頓飯。
我問大嫂過得怎麼樣?
大嫂禮貌微笑道:還行吧。
不過我們都知道,她過得並不好。
過年時,我給婆婆買了一件羽絨衣,婆婆穿著新衣服在村裡炫耀,尤其會在大嫂面前誇我孝順,捨得給她花錢。
大嫂看出婆婆的意思。
也會花錢給婆婆買衣服,但大嫂手裡沒有多少存款,給婆婆買的衣服七八百左右,婆婆看不上,就算收下了也不穿。
之後大嫂很少給婆婆買東西,婆婆埋怨她不孝順。
她也不解釋。
看到婆婆提起我時驕傲的模樣,再看看婆婆對大嫂的態度,我心裡有些得意,因為我知道,公婆會把好的東西都給我

老家的房子被屋後的大樹壓塌了,公婆重新在老家蓋了房子,給我們家留了三間房子,給大嫂家只留了一間。
老家有十幾畝地,平時都是外包給別人種,租用的錢都在婆婆手裡。
有一年,大嫂想要回屬於她家的地,在老家種大棚,婆婆不同意,婆婆說只要她在一天,這地和錢都要歸她管。 大嫂氣得和婆婆吵了一架,那是我第一次見大嫂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