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媽住我家,給25萬我沒要,堂弟媳把姑媽接走,姑媽給我打來電話

2024-05-13     楓葉飛     反饋

姑媽住我家,給25萬我沒要,堂弟媳把姑媽接走,姑媽給我打來電話

姑媽退休後就一直住我家,一個月前堂弟媳上門說要接姑媽到她家住,還說這些年姑媽光住我們家了,他們也要盡一份孝心。

姑媽見侄子有孝心也很感動,高興地搬到堂弟家住,結果姑媽在堂弟家還沒住到一個月,就給我打來電話說不願意在堂弟家住了,在得知原因後,我憤怒不已。

我來自廣西桂東南地區的一個小村莊,父輩都是農民沒讀過多少書,他們大多連初小都沒讀完,唯獨我的姑姑是個例外,她有高中文憑。

爺爺在世時時常在人前炫耀,說他這一輩子沒啥出息,唯一的成就是自家女兒考上高中,當時姑姑是附近幾條村裡的第一個女高中生呢。

姑姑從小讀書就厲害,上了高中也是回回班級前三,親戚們都覺得姑姑肯定能考上大學,成為家族第一個大學生,可或許是造化弄人,高考前夕,姑姑突發急性腸胃炎,導致姑姑考場發揮失常,就差5分沒有考上大學。

落榜後姑姑並沒有一蹶不振,她樂觀地面對現實,當時姑姑學校的老師建議她復讀一年,來年肯定能考個好大學,姑姑拒絕了,她心裡很清楚,家裡條件很困難,不願再拖累家裡了,最後她選擇出來工作。

在七八十年代,全國普遍受教育都比較低,找工作全靠一個文憑,那會不像現在,當時有個高中文憑都很吃香了。

1982年,姑姑進入到縣城的玻璃廠上班,玻璃廠是屬於國營企業,姑姑在廠裡面當會計員。

姑姑是家中的小女兒,排在前面的還有兩個哥哥,當時姑姑一個月工資450元,加上過年過節糧油補貼,在當時縣城來說,可是人人都羨慕的工作,更別說農村地區。

姑姑一發工資留下生活開銷後,就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

我父親是老大,比姑姑大十歲,當時都已經26歲了,還沒討上媳婦,都快成了村裡人的笑話了。

父親相親過不少女青年,這些女青年剛見面都覺得父親人憨厚老實性格也不錯,可當領人回家時,往往就沒有下文了。

家裡當時只有四間泥瓦房,一到颳風下雨就到處吹風漏水,這父親明白女方是嫌棄家裡條件,可他也無奈啊,當時那個年代可真的是有力氣沒處使啊,在家耕種那兩畝薄田,哪裡有錢建新房啊。

眼看兒子接連相親失敗,爺爺奶奶也是著急上火,可拿不出錢來建房子,又有什麼辦法呢。

姑姑有了正式工作,直接改變了家裡的條件,有了姑姑每個月的收入,我們家建起了村裡第一棟水泥平房。

三十多年過去了,爺爺奶奶早已遠去,那一棟平房依然矗立在那裡,雖早已沒有煙火氣息,但那一段兒時記憶,早已深深刻畫在我心裡。

新房子建好了,姑姑在縣城正式工鐵飯碗的消息也傳了出去,媒人又陸續找了上門。只不過,這回換成了父親來挑選對象了。

兒時我曾經詢問母親這樣一個問題,我說為啥你看得上父親的,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沒啥特別的。母親笑著說,沒什麼原因,只是因為當年父親家裡有一棟乾淨的水泥平房。

家裡的每個人都沾了姑姑的光,過得越來越好,可唯獨姑姑自己的感情卻是那麼坎坷。

1987年,23歲的姑姑和廠里的一個男人處對象了,男人是從省城南寧分配到廠里當技術指導的,男人比姑姑大5歲。他們是自由戀愛的,後來那男人成了我姑父。

姑姑雖沒上過大學,沒去過大城市,但她在思想上是崇尚自由的,爺爺奶奶給她介紹的相親對象,她一個都沒有去見,她曾經說過,三觀一致有共同話題的感情才是值得用一生去守護的。

姑姑和姑父處了半年就訂婚了,姑父是高材生,又是技術員,將來還有可能升為工程師,可謂是前途無量,爺爺奶奶高興的不行,立馬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小時候常聽父親提起,說姑父人很好,對娘家人更是尊重,家裡有事也是能幫必幫那種。

有一次,父親想著到縣城開人力車,專門用來拉客或者拉一些貨物掙錢,可手上沒有本金買車,他找到姑父借錢,姑父二話沒說就給了父親本金,還說如果虧本了就算了,掙錢了再還。

二叔如今有退休金領,也是多虧了姑父的幫忙,二叔年輕時在家遊手好閒,爺爺就托姑父給二叔找個活干,姑父聯繫了他同學幫忙,給二叔安排到縣裡肉聯廠當學徒,後來二叔轉正了,就一直干到退休。

1/3
下一頁
楓葉飛 • 6K次觀看
楓葉飛 • 8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
武巧輝 • 7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1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1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