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問你一個問題哈,情商和智商,你想要哪一個? 要哪一個呢? 笨蛋,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當然是全都要呀~ 其實,不止大人,小孩也可以全都要。因為,情商高的人,往往都很聰明! 我們去看身邊那些情商高的人,他們心思靈敏、理解能力強、表達力更是槓槓的,說出來的話讓你如沐春風、心情愉悅。 那情商,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一:情商3層級 我們每次一提到智商,那可老熟了。智商高嘛,腦子轉得快嘛,答題快嘛,別人想不到他能想到。 那情商是啥呢? 我們抓耳撓腮想了又想,大概......就是......會說話? 會說話算是一種(絕不等同於拍馬屁)。情商高的人,往往對別人的情緒非常敏感,而且能做出讓人舒服的行為,使人喜歡和他相處。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情商,不過,它分為3個等級。 ①第一級:我知道你在說什麼 如果你跟同事說,我好像感冒了。並且,還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同事聽了後,趕緊把座位挪遠點:「那你最好離我遠點,可別傳染給我。」 這是情商的第一級:他知道你在說什麼,也明白你的狀況。 但他的回答,卻讓你們之間的距離,由一條小溝拉開成了一片大海。我們自然而讓地,不願多與這類人相處,只覺得和他在一起,會彆扭、難受。 我們在與孩子相處時,也難免會陷入這樣的錯誤中。 孩子說,媽媽,我肚疼。 我們一上來就說他:「說了不要讓你吃這麼多,非要吃,現在知道疼了吧?」 孩子聽後,轉頭就走,以後再疼也不跟你說了。
②第二級:我理解你話語背後的情緒和動機 咱們現在換個同事,還是說我感冒了,並且打噴嚏。 這個同事明顯比剛剛那個好多了,他知道關心人:「這天氣確實容易感冒,你要不買點藥吃吧,晚上也早點休息。」 同事理解到了我感冒背後的不舒服,並且還給予了一定的支持。這樣的關心,讓我覺得好多了。 回到家,還是那個孩子,他說,媽媽,我肚疼。 咱們來到第二級:「肚子疼啊?媽媽幫你揉一下吧。是不是剛剛吃得太撐了?咱們下次還是別一下吃這麼多,胃會難受的。」 孩子躺在我們懷裡,肚子舒服了,心情也舒暢多了。
③第三級:給你最需要的東西 好,咱們還是那個感冒,也還是那個噴嚏,現在,再換一個同事。 他除了關心你,要你吃藥、回家早點休息,還說出了這些話:「最近手頭事情多,你是不是擔心自己的身體吃不消?或者做不好工作挨領導罵?」 媽耶,你簡直是我肚子裡的蛔蟲,你咋知道我在想什麼啊? 然後,你們就聊開了,接下來要怎麼辦,如何避免挨領導批評巴拉巴拉...... 這就是同理心的第三層境界。 他不僅知道你在說什麼、理解你的情緒,還察覺到了你情緒背後的真正意圖! 同樣,回到家,還是那個孩子,他說肚疼。 當然,他可能真的只是吃太撐了,你幫他揉一揉就好了。 但有時候,孩子可能沒啥毛病,他就是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那我們可能就要去察覺他背後的意圖了: 「你是不是覺得作業太難,有些搞不定,需要幫助啊?」 「你是不是一個人無聊,想要媽媽陪你一會?」 當我們在越高層級與孩子對話時,孩子就越能習得高層級的情商。 因為耳濡目染,他能理解話語背後的情緒和動機,因而能給到別人支持和理解。 情商越高,孩子就越受歡迎。他的人際關係、溝通能力和領導力,都不會差。將來步入社會,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機遇。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二:3個習慣 情商高的孩子,一般有3個習慣。 若我們平時培養好孩子這3個習慣,那也能收穫一個高情商的娃。 ①思考他人的習慣 孩子在6歲以前,是以「我」為中心的:我很生氣、我不開心、你們都要讓著我、我要最大的蘋果...... 但如果孩子6歲以後,還只知道「我」,沒有「他人」的概念,那他就很難去體諒到別人的需求和情感,也就很難發展出情商來。 想要孩子養成「思考他人」的習慣,我們平時就可以適當告訴他別人的感受: 「我知道你不開心,但當你動手打他的時候,他會很痛的。」 「你把紙屑扔一地又不收拾,我也會生氣啊,而且每次都是我收拾,我會很累的。」 適當引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讓他看到「我」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的存在。 若能養育一個同理心強、情商高的孩子,你會發現,帶娃雖然辛苦,但真的也很甜、很暖心~
②思考自己的習慣 情商高的孩子,除了會看到別人,同時也能「知道自己」,不會輕易「人云亦云」、「非黑即白」。 他有自己獨立的意識,不容易被帶跑偏,也就不會迷失在人群里。 比如某個孩子被同學言語侮辱了,這孩子掄起拳頭就打過去,造成不好的後果。 有些人會一味走極端,對這個孩子大加稱讚,拍手稱快;也有些人走另一個極端,覺得孩子做得不對,自己由受害者成為了加害者。 正確的同理心,是「知道自己的想法」: 我能理解這個孩子的痛苦、委屈和不甘,我也理解他的憤怒,但我不認同他使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造成惡劣的後果。 想要孩子「思考自己」,我們平時就別只顧著告訴他「我覺得」,而可以多問問他: 「你覺得呢?你是怎麼想的?對於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麼?」 不要打斷也不要「糾正」他的看法,多問問,讓他多思考。慢慢的,他就能找到自己的想法和獨立意識,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