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的分享:
兒子17歲,從小聽話懂事、聰明好學、成績優秀,也從來沒打罵過他,
被街坊鄰居視為「別人家的孩子」,也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學霸」,爸爸對他的要求比較高,我們對他很好,要什麼基本都會滿足他。
然而,自從上高中以後,兒子好像變了個人。
開始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有時還逃學。
在家時整天把自己關房間,要麼躺著睡覺,要麼玩手機,也不和他人交流。
看到兒子這樣,我和他爸很著急,決定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兒子被確診為:中度抑鬱+焦慮!我傻眼了:
聽話懂事的孩子也會抑鬱?
不打不罵孩子也會抑鬱?
要啥給啥也會抑鬱?
學霸也會抑鬱?
經過和這位媽媽深入溝通了解,原來導致孩子問題的原因是以下三點。
01 情感忽視
原來,孩子出生後,媽媽沒空照顧,爸爸在外地工作,孩子沒斷奶就被丟給鄉下的奶奶帶。
3歲接回上幼兒園,父母工作忙,很多時候都是保姆在照顧他。
從小學開始住讀,只有周末才回家。
孩子長期遭受情感忽視,性格變得敏感自卑、膽小怯懦、不敢跟人建立更深的人際關係,唯有通過認真學習,來獲得父母的認可。
而當孩子進入高中,父母的認可不能再給孩子帶來動力;
當學習壓力增大,超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只能通過手機遊戲作為情緒出口。
這個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表面的愛學習、愛玩手機是我們長期忽視孩子的結果,什麼是情感忽視呀?」
情感忽視:是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情感需求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和接納,或被養育者忽視、迴避、否認。比如:
漠視孩子需求;
經常性訓斥孩子;
習慣性貶低及責備;
限制或打斷孩子的情緒表達等。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說:「愛,就是無條件的關注和接納。」
而情感忽視,就是缺乏對孩子正常的關注和接納,是一種「不明顯的傷害」,很難通過外在的表現來判定。
另一位媽媽也分享了女兒的經歷:
她的大女兒在16歲那年被確診為抑鬱症,而後又轉為「雙相情感障礙」。
這位媽媽說:
原本以為供女兒吃、供女兒穿,就是給到大女兒最好的關心和愛護。
但是,後來才發現,在情感上對女兒的忽視,再加上生了二胎,才讓大女兒在痛苦的成長曆程中,孩子一步步變成今天的樣子。
有人說:比起揚起的巴掌,被忽視、被否定的情緒更傷人。
被忽視的人,情感得不到寄託,會比挨餓更讓人難受。
避免對孩子情感忽視,父母要做到兩點:
1、積極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當孩子情緒低落時,父母及時地給到安慰;當孩子需要連結時,父母能騰出時間給予高質量的陪伴……
2、無條件地給到孩子積極關注:當和孩子溝通時,保持眼神交流,並耐心傾聽孩子。
02 過度期待
看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個小女孩,從小學習很好,可是升入初中後,便開始厭學。
老師找她談心,女孩說:「是我不好,我對不起所有人。」
老師很詫異,小小年紀,怎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後來老師去了家訪,才明白背後的原因。
原來,從小到大,每次考試她考前十,父母就希望她進前五;
當她考前五,父母又希望她進前三;
當她考前三,父母又會說:「你明明可以考第一的」。
除了學習之外,父母還希望她能考到鋼琴十級,最好還能學個傳統舞蹈......
原來,把孩子壓垮的,並不是學業,而是父母的「過度期待」。
這份以愛為名的期待,成了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正如有句話說:父母過高的期望,是孩子頭上的緊箍咒!
網上有人問:接納孩子成為普通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