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曼:中西防治大不同
提起糖尿病防治,很多人都會想到「少吃碳水化合物、少吃糖」這類說法,但糖尿病防治遠不止於此!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極為複雜疾病,多種因素都可能影響病情,其中包括家族病史、生理和體能活動,以及飲食。
拿督洛曼教授進一步解釋,雖然全球醫療保健趨勢是良好指標,但大多數現有糖尿病研究都基於西方人群。因此,這些研究結果並不能直接轉換應用於馬來西亞人的飲食、基因遺傳、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樣的,由於馬來西亞和許多其他亞洲國家缺乏長期性縱向研究,因此大多數預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既定指南,也主要基於西方人口統計數據。
亞洲飲食涵蓋更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飯、麵條和麵包,研究人員研究了西方和亞洲飲食與生理學之間的主要差異。研究發現,食物,尤其是單糖和碳水化合物對白種人和亞洲人後裔的血糖水平影響不同,在攝入相似量的碳水化合物後,亞洲人血糖反應會高於白種人。
由於馬來西亞是亞洲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拿督洛曼教授認為,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影響馬來西亞糖尿病發展的相關脈絡,其中包括基因遺傳、文化、生活方式和飲食等。通過相關數據的收集,揭示更深入的洞察,從而有助於改進現有糖尿病治療和管理指南,幫助制定更具針對性成效的公共衛生政策。
雖然中西方飲食存在差異,但糖尿病患者須轉換思維,才能更有效地解決許多現有文化中常見的過度進食習慣,從而提高治療和預防成效。這對糖尿病護理和管理方面非常重要。
飲食建議
研究證據表明,碳水化合物攝入順序和時間的微小改變,有助於控制隨後而來的血糖反應,糖尿病患者應遵循以下幾個飲食小建議,幫助控制血糖:
●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吃一頓豐盛早餐,把吃低碳水化合物的晚餐時間提早,可以更好地控制全天血糖水平。
●延遲攝取碳水化合物時間點: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先吃一些蔬菜和蛋白質,有助於調節身體血糖反應。同樣,在攝取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前30分鐘,食用雞精中的胺基酸,也能產生類似效果。
●細嚼慢咽:小口進食對血糖水平產生很大影響。建議嘗試用筷子代替湯匙。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因此須根據患者需求,定製治療和自我管理血糖方案。
楊麗美:數碼化成效更高
作為簡化糖尿病管理,以及幫助與糖尿病共存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手段,羅氏與醫護專家攜手合作,利用數碼應用程式提高糖尿病教育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意識,開發了一種綜合個性化糖尿病管理(Integrated Personalised Diabetes Management ,iPDM)方法,通過聯網血糖監測,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血糖管理體驗與服務,使用血糖儀(BGM)做結構化血糖監測是iPDM的重點之一。事實上,血糖儀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優先非手術干預措施」,可攜式血糖儀則被視為糖尿病患者的「優先醫療設備」。
一旦血糖儀連接到糖尿病管理應用程式,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護理人員都可以通過同一個管道,獲取相關治療信息,通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為那些與糖尿病共存患者提供支持。連接可計算的血糖監測數據,可為患者帶來更好健康結果和生活質量。與糖尿病共存患者將能知道,個人的積極行動對避免糖尿病併發症有直接影響,他們也會因此感到安心,以達到雙贏局面。
楊麗美認為,iPDM方法有助於在患者、護理人員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之間,為糖尿病社區建立起強大護理和支持網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指導患者開啟個人糖尿病管理旅程。這並非一條輕鬆的路,身體和心理方面都充滿了挑戰。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我們需要根據他們的需求定製治療方案。」
「糖尿病管理沒有一體適用解決方案。我尤其想要強調糖尿病患者護理人員的重要作用。他們與患者最為親近,可以影響患者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可以將有助於調整治療方案和改善患者護理相關信息匯總和分析,並將這些信息提供給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這方面他們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唯有在醫患都齊心協力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旅程才能變得更好、更健康, 最終有助於減輕個人和醫療系統的糖尿病管理負擔。」

█若常發現自己在夜間「汗出濕衣」,早晨醒來總覺得疲憊,甚至頭痛,就應注意是否有「夜間低血糖」。
低血糖更是危險
提及糖尿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血糖高,需要降血糖。其實,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僅要控制高血糖,更要警惕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夜間發生低血糖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在夜間熟睡時,不僅家人無法發現,患者自己也渾然不覺,極易導致生命危險。
測量不同時段血糖可以讓自己和醫護人員都更清楚了解血糖控制情況、飲食對於血糖的影響,以及評估藥物或胰島素療效。一旦出現疑似低血糖情況,也可以儘快處理,避免低血糖所造成的傷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對個人血糖測量,有基本的了解。
林俐伶醫生強調:「凌晨2~3時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時間段,所以我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需要注射胰島素患者,除了餐前、餐後和白天時段的血糖檢測,可以在夜間這個時間段加測血糖,以更好地掌握血糖波動情況。」
當然,這並不代表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凌晨起床測量血糖。夜間發生低血糖,常與患者使用降糖藥不當或藥物劑量過高等情況相關。因此,一般建議在開始注射胰島素、增加藥量等開始階段,挑選幾天時間測量、掌握夜間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