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活過了75歲,還能做這3件事,那你就是人生贏家

2024-11-07     不留名     反饋

畢竟,能夠活到90歲的老人只是比較少的一部分。

到了75歲這個年紀,老年人所剩的時光就已經可以看到盡頭。

埃里克森提出,在65歲以後,人就步入了成熟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年時期。

在這個時期,由於身體各方面機能的下降以及死亡的臨近,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種絕望的心理。

對此,埃里克森表示,在這個時期,人們的任務就是調整自己這種絕望的心態,以一種更加超然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因此,面對疾病,面對死亡,老年人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不要每天都生活在戰戰兢兢之中,這樣只會更加影響長壽。

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人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人總是擔驚受怕,害怕一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那麼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怕什麼來什麼。

但是如果一個人總是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那麼他的心態也會更加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生活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三件事:有一個自己的愛好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成了手機一族。年輕人如此,很多老年人也是如此。

有的老年人和年輕人一樣,喜歡躺在床上看手機,一躺就是一整天。

還有一些老人,他們無所事事,喜歡每天和鄰里街坊聊八卦。

對很多老人來說,這可能是一种放松方式。

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總是躺著看手機不僅會影響健康,還會讓人感到空虛和無聊。

而小區和村子裡的八卦,說來說去也都是同樣的話題。

這些可能會給他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卻很容易消失。

因此,老年人應該培養一個愛好,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心理學領域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心流」。

在這種狀態下,人會處於一種忘我的狀態,忘掉煩惱,忘掉時間,

完全集中在手裡所做的事情上。進入這種狀態,會讓人感到特別充實,同時也特別愉悅。

就像那個女翻譯家一樣,直到90歲,她仍然堅持翻譯,這不僅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愛好,

她的精神寄託。和其他老人相比,她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

或許她的年紀已經老了,但是她的心卻是永遠年輕的。

所以,老年人要尋找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為之投入精力。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老年生活也可以同樣精彩。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