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賣房給弟弟抵債,丈夫失望離婚,帶孩子回弟弟家,門沒進去
導語:
有句話說「娶妻不娶扶弟魔」,就是說娶妻子不能娶太過於偏愛弟弟的女子。然而在生活中還是有無數的例子在警醒著人們。也許扶弟魔的女子心裡有自己的苦衷和想法,可是無論怎麼樣也不能付出太多而讓自己的家遭受損失。
32歲的周女士娘家有三個孩子,周女士是家裡的大姐,還有一個二妹和小弟。家裡的小弟是全家最受寵的孩子,作為大姐,周女士一直為弟弟付出了很多。有一回直接拿和丈夫共有的房子給弟弟抵債,丈夫失望離婚,周女士帶著孩子回弟弟家,門都沒進去。

32歲周女士的自述:
我家裡是在一個比較偏遠的小鎮上,家裡還有幾畝地,父母一直就靠著種地維持基本的生活。家裡的收入一般就是靠父親在農閒的時間段外出干苦力活得來得,母親就一直在家裡照顧一家人。
父親對母親的態度一般都十分冷淡,只有需要母親幫忙的時候兩人才會說上那麼幾句話。也許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父親對我的漠視我早已習慣。
家裡有三個孩子,我是大姐,下面還有個二妹和弟弟。二妹和我的關係尤為要好,因為二妹和我一樣,其實也並不怎麼受父親的待見。母親在家裡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小時候我十分羨慕發小,她母親十分強勢,她家裡的事情都是她母親說了算。這樣小孩子就能得到更多關愛了。

而我家裡,父親掌控著一切,母親是遠嫁過來給父親的,我都不見母親回過幾次娘家。我印象里回過外婆家是外公去世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還小。只記得母親哭得撕心裂肺的,十分痛苦。現在才明白,哭死有什麼用呢,人都走了,母親也沒有見上一面。
我快四歲的時候,二妹就出生了。相比較我,妹妹也算是得到了父親的一些愛,父親會給妹妹買新衣服,外出回來會給我們帶好吃的,還會給二妹帶幾個我沒有的特別的禮物。當時我想不通為什麼父親會區別對待,但我現在明白了:人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更感興趣。
可等到妹妹長到三歲左右,父親回歸了冷漠。剛開始我只是偶爾會聽到父親罵母親是沒用的女的,生不齣兒子這類的話。後來直接就是在我和妹妹面前罵母親,因為母親會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照顧我和妹妹身上,這引起了父親的不滿。

就這樣父親因為母親沒生個兒子給他,他就十分仇視母親,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人前,父親對母親都十分囂張跋扈,一點都不顧及母親的感受。
那個時候家裡最多是兩個孩子,生多了是要被罰的。當時奶奶和小叔一家住著,就時常上門和父親一起諷刺母親我們三個母女。在奶奶的教唆下,父親給母親找了很多藥,說吃了就可以生兒子,並且要再生一個。
有段時間,父親直接把所有的農活都交給母親,他自己在家附近找很多活去干,為了交錢。後來奶奶又給父親拿了不少錢。快一年多的時間,母親才又有了寶寶,罰款的錢也交上了。其實我和妹妹都希望是個弟弟。因為我們不怕弟弟的出現奪走所謂的父愛,只願父親對母親好一些。
就這樣,我和妹妹有了弟弟。全家人都十分高興,父親即使沒有錢了,還是咬著牙給弟弟辦了滿月酒,甚至還跟外婆都借了錢,但看得出父親十分高興。

有了弟弟,父親對母親總是好一些了,也不想以前那麼冷漠了。母親也十分疼愛弟弟,很久以後,母親也慢慢變得跟父親一樣了。有一回我要參加某次考試,弟弟一直抓著我的筆袋不肯給我,我心急用力一搶,弟弟就摔了,尖叫著哇哇大哭起來。
我原本想走,可一把被趕來的母親抓著,不問什麼,啪啪幾下,直接給了我幾個耳光。嘴裡念叨著:「你弟那么小,你幹嘛推他,你是姐姐,無論什麼事情都要讓著弟弟。」一邊說著,一邊把我的筆袋搶了遞到弟弟手裡。我實在趕不及,顧不上臉上的辣疼。流著淚,飛奔去考試,還好最終還是跟同學借到了基本的文具。
弟弟是父母的寶,很多時候我和妹妹也會自然而然地把弟弟當寶。弟弟要什麼我都不跟弟弟搶,偶爾看到妹妹和弟弟搶東西,我就學著母親的樣子,狠狠地從妹妹那搶過東西,送到弟弟軟軟的手裡,不顧妹妹在一旁不住地哭泣。我的行為受到了父母的讚賞,我十分高興,更覺得這樣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