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婆婆給我講了一件事,然後問了我一個問題:
我丈夫大伯母的兒媳婦,也就是我丈夫的堂嫂,這兩天在鬧離婚,原因是,大伯母把她閨女(暫且稱為麗麗,也就是堂嫂的小姑子)的孩子一聲不吭地帶到家照看了。
麗麗的孩子是個女孩,快一歲半了,因為她的婆婆去年冬天離世,她公公腿腳不便、走路瘸得厲害,覺得靠丈夫一個人掙錢養家,實在是太難,且萬一以後公公再生個病,到時手裡連應急錢都拿不出來,於是,趁著現在孩子大了點、好帶了些,麗麗就想找份工作干。
誠然,也正是知道麗麗婆家的情況,不想看到她過得太難,當大伯母聽說了她想外出務工、掙點錢幫家裡分擔時,大伯母沒任何猶豫就點頭同意了。
大伯母當時想得很簡單:兒子的倆孩子,大的(男孩)秋季就要上小學了,平日裡只管接送就行,至於小的呢(女孩),兩歲三個多月了,也很好照顧了。她在家照看一個孩子是看,看倆也是看,剛好閨女、兒子的孩子又都是女娃娃,在一起也方便,不如就一起帶!真是哪一天顧不上了,那她就打電話給在外掙錢的老伴兒,讓老伴兒回來一起帶。
原本大伯母想著兒子、兒媳應該都能理解她的,畢竟她幫了兒子這麼久,如今幫一幫閨女也不算偏心,再者閨女自從結了婚也算孝順,逢年過節給紅包、轉錢,買衣服,從來都沒少過,閨女對她和老伴兒那麼好,那她自然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閨女難而不管的!
然而,讓大伯母沒想到的是,她把外孫女接到家才三天,兒子倒是沒說啥,堂嫂這個做兒媳的,卻不樂意了。

堂嫂的意思是,她小女兒不算很大,又喜歡跑來跑去、以及還愛扒東西,正是需要多操心的時候,小姑子麗麗的孩子呢,剛學會走路不久,也得時刻盯著點,兩個娃娃年紀相差不太大,光靠一個人怎麼能照看的過來?
再者,孩子小,也是鬧騰、愛哭愛玩的時候,在她家裡待兩天還可以,若是一直長住,那吵鬧、擾鄰暫時不說,要是磕了、摔了、或者出啥事了,是在她家裡發生的,到時麗麗兩口子會不會把氣撒到她身上?覺得是她存心的?
見堂嫂如此多的顧慮,大伯母想了想後,提出了兩個方案:一,讓老伴兒不工作了,回來幫忙看孩子,他們倆老的,肯定能照顧好孩子們的;
二,如果兒媳覺得孩子多,在家裡太吵鬧,那她可以帶著孩子們回她自己的家住,反正她家就在市區邊上,離得也不是很遠(開車一個小時多點),兒子兒媳下了班後,到她家把孫女接回去就是了!等白天上班再把孫女送給她!她覺得自己身子還硬朗,看孩子也仔細,不怕出什麼事!當然,若是麗麗或女婿事兒多,有一點小問題,就怨這怪那,那她到時肯定不會再帶外孫女了。
見大伯母這樣安排,堂嫂並沒說選哪個方案,而是瞬間就惱了,她稱來來回回地送孩子太折騰了,再者,還有一個大兒子得接呢!家裡的情況,婆婆又不是不知道,哪有說得那麼輕鬆呢!
「別人家婆婆,都是先顧著自己孫子、孫女,你倒好,一心記掛著外孫女,非要把外孫女走哪兒帶到哪!媽,你就那麼閒,那麼不嫌累的嗎?你既然那麼疼閨女和外孫女,那就去女兒家好好幫忙算了,以後有什麼事也都靠你閨女就行了!真是不明白,當媽的,一點也不為自己兒子家考慮!」

沒有想到堂嫂會這麼說,大伯母有些不開心,她覺得自己又不是不願意看孫女,無非就是想孫女和外孫女一起照看而已!反正累的是她自己,只要她自己願意、不抱怨,一心一意地帶好娃娃們,那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非得只能看孫女、不能看外孫女呢?她閨女但凡家裡情況好點、有人幫著點,那再讓她幫著帶外孫女,是她閨女拎不清,也是她這個老的沒分寸,可她閨女和女婿過得那麼難,她就只是想要盡力幫一下,怎麼在兒媳婦眼裡,就那麼的容不下呢?
不想和堂嫂這個兒媳婦發生正面衝突,大伯母於是給出差在外的兒子(也就是我丈夫的堂哥)打了電話,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兒子,想著讓兒子勸一勸兒媳,在中間說和說和。
誰知道,堂哥電話里還沒給堂嫂說幾句呢,堂嫂就扯著嗓子吼了他,說他在家少、不操心家裡的事就算了,還光知道偏向自己的娘和妹妹,真是混帳得不行!
說完,堂嫂又指責了大伯母,稱大伯母就會挑事兒,就是不想讓她這個家太平!
實在是受不了堂嫂的那張嘴,大伯母於是沒忍住發了脾氣,她說堂嫂不明事理、太自私,她幫忙這些年,堂嫂沒給她買過東西,也沒給過她一分錢,她不計較、更沒說過啥,可如今,她就想幫襯閨女一把,堂嫂卻把話說那麼難聽,擺明了就是怕她給閨女花錢罷了!
堂嫂一點也不退讓,斥責大伯母這個做婆婆的,沒把她當一家人,從心眼兒里就排斥她!幫了她一點忙,能吹得像有很大的功勞一樣!
就這樣,婆媳倆爭執不休,吵得是臉紅脖子粗,最終,堂嫂一氣之下,當著大伯母的面,給堂哥打了個電話,說了一句「你抓緊回來,辦離婚去」,之後,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拎著就離開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