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過生日的母親轉5000元被丈夫指責,她怒懟:你每月給公婆3000
01
古人有云:百善孝為先。
孝順父母,一直都是傳統美德,更是為人子女最應該做的事情。
夫妻成立家庭後,對待雙方父母也一定要以「孝」為重,就算是對伴侶的父母做不到像對自己親生父母那樣掏心掏肺,但至少要理解並支持伴侶合理盡孝,因為,這是一個家能過得和睦、幸福的根本。
自己在婚姻里是什麼樣的狀態,能做哪些事情,那麼,就要容忍伴侶有同樣的狀態,做同樣的事情。

夫妻之間,遇事不要鑽牛角尖,更不要光想著自己,不為伴侶考慮。尤其是在父母方面,如果能做到對雙方父母「一視同仁」,那是再好不過的;若是真做不到把伴侶的父母當成親生父母看待,心裡潛意識會「偏向」自己的父母,只要表面上不是太過分,不干涉和阻攔伴侶盡孝心就行。
每個人都是被父母辛苦拉扯大的,不能你的父母不容易、要多體諒,伴侶的父母就該被忽略、被無視。

02
讀者張雲(化名)因為母親生日那天,沒有提前說一聲就給母親轉了錢,被丈夫狠批了半小時,從指責她打腫臉充胖子到吃裡扒外,丈夫說得話要多難聽是有多難聽。
「我真沒誇張啊!我當時拿起手機預約了離婚登記,是一秒都不想和他過了!太傷人了!這幾年,他對公婆盡心盡力,我從來沒說過一句,我呢,結婚五年,就這一次對我老娘大手筆,他就那麼羞辱我!你說,這還是兩口子嗎?」
不管何時提起丈夫劉力,張雲都是一肚子氣。
說起來,張雲給她母親的錢也不算多,至少沒影響到她和劉力的正常生活。
半個月前,因為老母親的生日趕在了工作日,張雲一時也回不去,於是,為了彌補這幾年的愧疚,她給了母親5000塊錢。擔心母親會像往常一樣,只接受心意,不要錢,她特意把錢轉到了父親的銀行卡里。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張雲要「彌補」?
張雲結婚這五年,從懷孕開始,逢年過節,她給父母發的紅包只要超過兩百元,都會被母親退回。尤其是她有了女兒,在家全職帶了娃以後,基本上她發個祝福簡訊、打個電話就行,至於給的錢,除了過年和過生日時,父母會收,其他節日,全部拒絕。
除此之外,最近這三年,因為反反覆復的疫情,再加上娘家有點遠,孩子也小,張雲就只回去過一次。
回想起自己當初不顧父母的勸說,執意要遠嫁,再想一想結婚後對父母沒怎麼盡過孝心,每當閒下來時,張雲都愧疚的不行,甚至有很多次,她都在心裡為父母鳴不平,覺得她這個女兒,父母算是白養了。
「說不出來是什麼滋味兒,反正一想到父母,就總覺得對不起他們!沒孩子時,還沒太大的感觸,有了孩子、當了媽,真是後悔不該和父母對著干、不該嫁的離家那麼遠!」張雲這樣感慨。
也正因為此,今年過完元宵節女兒上了幼兒園後,張雲立即找了份工作,她那時想的不是如何在丈夫劉力面前「揚眉吐氣」,一雪手心向上、被譏諷的前恥,而是掙了錢,就有隨時給父母盡孝的底氣。

這五個多月以來,張雲回了娘家兩次,每一次離家之前,都會給父母一千塊錢,只是,父母把這些錢最終又轉給了她,聲稱「留著給外孫女買點衣服、玩具」。
看到父母非但沒有怪過自己一句,反而還處處為自己著想,張雲是既感動又心酸,她不知該如何報答父母,因此,好不容易等到了母親的生日,她「大手筆」的表現了一次。
原本張雲是沒打算給劉力說這件事的,畢竟以前她父母過生日,她還沒發個200塊紅包,都被劉力嘲笑「多此一舉」,她不想自討沒趣,可後來想一想,每一次公婆過生日,劉力都是光明正大地給錢、買禮物寄回去,那麼,她好不容易給母親過個生日,自然也不能偷偷摸摸,於是,她向劉力坦白了自己給母親轉了5000塊錢。
很失望,劉力得知以後,沒有張雲想像中的那麼「大方」,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張雲「先斬後奏」,稱家裡過得不容易,明明給個幾百塊就行了,非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地給了幾千塊。
「你一個月工資6000,你媽過個生日,你就給了5000,你還想不想過了?家裡壓力那麼大,孩子也正是花錢的時候,你的工資大部分給了你媽,那這個月是不是全都要靠我了?以前在家帶孩子,不掙一分,還處處花錢,我可以忍你,可你這上班還沒半年,往家裡沒交過多少,還這麼大手大腳的花錢,真是無可救藥!是不是你們女人,不管何時心裡就只想著娘家人?」
張雲覺得劉力說話不中聽,是,她工資是不高,但自從上了班,她一直都節省,基本上每個月往共同帳戶里轉四千塊錢,怎麼叫沒往家裡交錢呢?她給母親的錢是不算少,但有她工資的一部分,也有一部分是以前她父母給的錢,怎麼這幾年就這一次給母親表示了一下,就被劉力說成光想著娘家人?
劉力嫌她給母親錢多,嫌她顧娘家,那怎麼不想一想他自己對父母都有多「大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