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啥卻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2025-05-08     唐園秀     反饋

地球重約60萬億億噸,卻像一顆藍色氣球,優雅地「漂浮」在太空中,沒有向下墜落,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托舉著地球?

牛頓是最早給出答案的人,他認為「重」並不意味著會「墜落」,重量是物體受引力作用的力,但是太空近似真空,無上下之分,地球並也非「漂浮」在某個表面,而是沿軌道繞太陽運動,處於動態平衡,或者說地球一直在向太陽墜落。

至於太陽引力為什麼沒把地球拽走,答案是向心力,地球以每秒29.78公里的速度繞太陽公轉,公轉軌道近似圓形,由此產生的離心力和太陽引力剛好達到了平衡,在地球公轉速度基本永恆不變的情況下,地球就成了太陽的一顆衛星。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地球只會繼續保持運動狀態,除非被外力改變,但太空沒有摩擦,地球也沒有阻力,所以從46億年地球誕生時的角動量,足夠它永遠繞太陽轉下去,就算太陽引力突然消失,地球也只會沿著切線飛出去,繼續在宇宙中漂浮。

地球不僅繞太陽,還隨太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速度的220公里每秒,周期2.5億年,銀河中心黑洞的引力,相當於440萬個太陽,但同樣的道理,太陽公轉產生的離心力也平衡了黑洞的引力,雖然星際氣體和暗物質會略微增加阻力,但對地球是沒什麼影響的,至少在未來數十億內,太陽系和地球都將保持穩定。

在地面上,地球引力讓物體下落,在太空中,地球遠離其他大質量天體,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站只要速度夠快,也能和地球引力達成平衡,長期在軌道上繞地球公轉,人造衛星也是同理。

長遠來看,引力平衡和宇宙膨脹不會永遠和諧相處,未來隨著宇宙的加速膨脹,星系內的斥力會越來越強,銀河系早晚要解體,但只要50億年內不發生就行,因為太陽就剩50億年了,銀河系也只剩37億年了,到時候不論是和仙女座合併,還是太陽膨脹紅巨星,都跟人類文明沒什麼關係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地球會在這兩個時刻迎來混亂,來自仙女座星系的引力擾動,有可能會把地球從太陽系力彈射出去,或者把太陽系從銀河系彈射出去,紅巨星時代,太陽表面會膨脹到火星軌道附近,地球將被太陽吞噬到體內,阻力大增,公轉速度不斷降低,最終墜入紅巨星的無邊火海。

在星際穿越里,拯救人類的是反重力技術,它可以讓大規模太空城成為現實,未來如果也能破解引力和時空的秘密的話,掌握反重力技術之後,就能大規模在太空中建造各種設施了,人類文明也才能成為二級文明,向三級文明靠近。

舒信育 • 238K次觀看
舒信育 • 8K次觀看
舒信育 • 4K次觀看
蝶戀花 • 5K次觀看
舒信育 • 6K次觀看
舒信育 • 12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9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15K次觀看
舒信育 • 21K次觀看
新裝王 • 2K次觀看
舒信育 • 23K次觀看
舒信育 • 4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5K次觀看
舒信育 • 6K次觀看
舒信育 • 5K次觀看
舒信育 • 3K次觀看
舒信育 • 19K次觀看
舒信育 • 4K次觀看
舒信育 • 6K次觀看
舒信育 • 7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