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在外打工,妻子和朋友私奔,丈夫得知後怒斥:還要臉嗎
有句話叫做「朋友妻不可欺」,可有的人不顧道德底線,衝破道德底線去破壞別人的家庭,而對方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稱兄道弟的人,等自己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再好的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再好的關係都不能把自己和愛人之間的一些私事告訴對方,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稱之為朋友,朋友和兄弟之間撬牆角的事比比皆是,所以防人之心不可無。
丈夫在外打工,妻子和朋友私奔,丈夫得知後怒斥:還真要臉嗎

張鑫宇和妻子小夏是初中和高中同學,可以說他們兩人是青梅竹馬,張鑫宇性格內向,平時少言寡語,但為人忠厚老實。
而小夏呢,性格不僅開朗,而且還有點大大咧咧的,小小年紀就和社會上的混混走在一起,學習成績自然好不到哪去,周圍的鄰居見到她就直搖頭,而她的父母也管不了她。
因為打了打了,罵也罵了,可越是打罵她,她就越叛逆,到最後她的父母就只能放任不管,只要她不鬧出什麼出格的事就行,可就是這樣的性格,張鑫宇居然對她很是迷戀,而小夏居然也同意和張鑫宇交往。
當張鑫宇的父母知道他們倆正在談戀愛時,二老第一時間就站出來反對,可他們反對無效,因為張鑫宇揚言,如果他父母不同意他和小夏在一起的話,他就帶著她遠走高飛。
因為父母深知自己兒子的性格,所以無奈中只好做出妥協,並請了媒人去小夏家提親,小夏的父母自然很開心,並爽快同意了這門親事,他們心想也許女兒成家立業後會安定下來,這樣他們就不用再那麼操心她了。
就這樣張鑫宇和小夏結為了夫妻倆婚後小夏確實改了很多,並和那些社會上的朋友都斷了聯繫,安安心心的在家和張鑫宇一起干農活,每天夫唱婦隨,兩人有說有笑的一起出去,然後又一起回來,身邊的親友很是羨慕他們。

一年後小夏為張鑫宇生下了一個女兒,全家人都替他們倆感到開心。因為家裡多了女兒開銷隨之也大了很多,於是張鑫宇便決定外出打工,他想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過得更好一些。
起初小夏不太同意,但耐不住張鑫宇的軟磨硬泡後就只好同意了,但他們說好了每天張鑫宇都必須給小夏打電話,然後每個月一發工資他就得把工資寄回家給小夏,張鑫宇滿口同意了。
因為他很愛小夏,自然小夏說什麼他都會同意,就這樣張鑫宇開始了他一個人的打工生涯。初來城裡,因為文化不高,好的工作找不到,就只能做一些零工之類的工作。
張鑫宇不怕苦不怕累,他心想先安定下來後,再慢慢換工作,為了節約錢他不得不找了一個橋洞暫時住下,因為此時的他身上已經沒有多少錢了,他必須得省著花才行。
一連幾個月張鑫宇都沒有往家裡打電話,也沒有給小夏寄錢回去,小夏既擔心又氣憤,因為她不知道張鑫宇在外面到底過得怎樣,他有沒有找到工作等等,她越想越擔心。
又過了一個月,張鑫宇才和小夏聯繫,她氣得在電話里大罵張鑫宇出去後就不顧她們母女倆的死活,為了不讓小夏擔心,張鑫宇並沒有和她說出實情,因為他不想小夏為他擔心。

半年後,在老鄉的介紹下張鑫宇進了一家電子廠,需要三班倒,而且是按計件算工資的,每月能休息兩天,雖然累,但是好在工廠包吃包住,這樣不僅能省下一筆錢,還不用擔心沒住的地方。
為了能多掙一些錢,休息的時候張鑫宇都捨不得休息,而是留下來加班,每月一發工資他只給自己留幾百塊錢防身,剩下的全部寄回家給小夏,收到張鑫宇寄回來的錢小夏很是開心。
就這樣過了一年,年二十幾的時候張鑫宇回來了,他給小夏和孩子以及父母帶了一些禮物,全家人開開心心的過了年,過完年後張鑫宇又要出去打工了,此時的小夏心事重重。
看著孩子慢慢長大,需要花費的錢也越來越多,她打算和張鑫宇一起出去打工,可地里的活她又擔心公公和婆婆兩個月做不來,畢竟二老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張鑫宇和公公婆婆時,沒想到卻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婆婆甚至保證,談的在家一定會把家和孩子照顧好的,讓小夏和兒子在外面安安心心的掙錢就好。
因為村裡很多人出去打工都掙了錢回來把自家的老屋翻新了,唯獨還有他們家還住在破舊的老房子裡,冬天透風,雨天漏雨,他們早就想把老房子翻新了,奈何自己能力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