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腎也撐不住!65歲男常喝「這種水」患尿毒症 醫生提醒「少喝3種水」保護腎臟

2025-06-22     不留名     反饋

關於這些廢物,歐洲尿毒症毒素工作組的研究人員曾殫精竭慮,編寫了一份包含132種化合物的全面綜述。

然而,隨著色譜和質譜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一數字又翻了幾番,最新的研究甚至將尿毒溶質的數量推高至500多種。

每一種溶質都有著不同的破壞力。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4/22740013.avif

二、 保護腎臟,少喝3種水

雖然喝水本身不會導致尿毒症,但合理飲水對維護腎臟健康至關重要。

水是地球上生命之源,是所有生物體賴以生存的基礎。

人體約60-70%的重量由水組成,它參與了我們身體內幾乎所有的生理活動,包括調節體溫、運輸營養物質、排除廢物等。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人每天所必需的水分攝入量約為2000至2500毫升,這個量包括了飲食中的水分和直接飲用的水。

水喝多了容易致使水濕內停,影響腎臟的代謝功能;而飲水不足則可能導致體內津液不足,影響腎臟的滋養。

當然,這個數字並非一成不變,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去調整。

例如,在炎熱的夏季或進行劇烈運動後,人體通過汗液大量排出水分,這時候就需要酌情增加飲水量,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4/22740014.avif

即便水的量充足了,水的質量同樣可能成為健康隱患。

清潔、安全的飲用水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關鍵,這其中,水的硬度、礦物質含量、純凈度都是重要的評判因素。

飲用水中若是含有重金屬、農藥殘留或細菌等污染物,長期飲用便會在腎臟處蓄積,使得腎臟受損,引發腎病。

而鈣和鎂等礦物質雖然對人體有益,但攝入過量反而會淪為「砒霜」。

總的來說,要保護腎臟,有三種水一定要少喝:高礦物質含量的水、受污染的水和高糖飲料。

高礦物質含量的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硬水,通常含有大量的鈣、鎂等礦物質。

少量的礦物質攝入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攝入太多硬水,則腎臟在過濾血液時會承受更大壓力。

並且,這些礦物質在尿液中極易析出結晶,形成腎結石。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4/22740015.avif

工廠和農田周邊的水源常常含有重金屬、農藥、工業化學物質等污染物。

這些污染物不僅會直接損害腎臟細胞,還會對人體產生無窮的毒性,如致癌性、神經毒性或生殖毒性等。

因此,我們要儘量飲用經過檢測和處理的安全水源,飲用前煮沸處理,避免飲用可能受到污染的河流、溪水。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在家中安裝飲用水過濾器,更徹底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和化學物質。

當然,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歸離不開奶茶、果汁、咖啡、碳酸等飲料,它們兼具風味和即開即飲的便捷性,被許多忙碌打工人奉為「續命」神器。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4/22740016.avif

然而,這些飲品雖然能帶來即時的滿足和享受,但過量飲用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這些飲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分、咖啡因、添加劑等,遠遠超出了人體日常所需的糖分攝入量。

一旦糖分攝入過多,就會影響血糖調節,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健康問題,對腎臟等器官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三、尿毒症幾大前兆

預防勝於治療,尿毒症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病症,而是一系列微小卻關鍵的生理變化累積的結果。

尿毒症的早期症狀雖然不明顯,但仍可透過一些症狀,觀察自己是否罹患尿毒症。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4/22740017.avif

第一,觀察尿量和尿液的變化。

尿液是腎臟健康的一個直觀指標。

如果發現尿量突然減少,或尿液顏色異常,如呈現出深褐色或帶有泡沫,這可能是腎臟功能減退的早期信號。

第二,無緣無故的疲勞和虛弱。

腎臟貴為"先天之本",與人體氣血的生成和運行息息相關。

若是腎精虧虛,氣血便生化無源,導致機體失去活力,常常感到疲憊不堪,即使經過充分休息也難以恢復精力。

第三,水腫現象。

腎病前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便是水腫。

腎臟主管水分出入,在調節體內水分平衡中起著關鍵作用。

如果腎臟無法正常工作,很可能會導致水分滯留,引起眼瞼、腳踝或腿部的水腫。